[发明专利]土壤养分纵向迁移微型模拟土柱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16401.8 | 申请日: | 201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邓美华;张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土柱 外管 土壤 检测分析 纵向迁移 抽水管 内外管 收集管 不锈钢连接套 测量效率 抽水系统 实际环境 有效解决 上端 还原度 同轴 土柱 围设 下端 埋设 测量 迁移 监测 情景 外部 应用 分析 | ||
1.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埋设于待试验土壤中并包括如下,
纵向模拟土柱:其包括敞口型内管(5)和其内装填的土壤;
外管(1):同轴围设于所述纵向模拟土柱外侧并通过多个连接螺钉(3)固接;
养分收集管件(2):设于所述纵向模拟土柱底部的并与所述外管(1)下端密封相连;
抽水管(4):贯穿设于述外管(1)和内管(5)之间,且上端与设于所述外管(1)外部的抽水管接头(9)相连,下端与设于所述养分收集管件(2)内部的不锈钢连接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的底部设有渗滤孔板(6),所述内管(5)和所述渗滤孔板(6)之间还分层装满有所述土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1)还包括顶部连接管件(7),所述连接管件(7)的内径与所述内管(5)的外径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的纵向分布与所述装置外侧的土壤纵向土壤成分分布一致,所述土壤与所述渗滤孔板(6)之间还装有鹅卵石(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7)与所述外管(1)之间为可拆卸的卡接或者螺纹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分收集管件(2)与所述外管(1)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螺纹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顶部外侧还设有指示灯(10),所述指示灯(10)与设于所述外管(1)上端内壁的第一控制器(11)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器(11)通过电路或电线分别连接雨量传感器(12)或灌水传感器或浇水传感器和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分收集管件(2)的最下端设有膜压力传感器(13),用于实时测量养分收集管件(2)内收集到的液体最大水深时候的压强,所述膜压力传感器(13)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1)通过电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土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分收集管件(2)和所述内外管间(3)内设置有多个水位传感器(14),所述水位传感器(14)与第一控制器(11)相连;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还设有控制面板和控制开关,用于实时监测水位并传给第一控制器(11);
所述养分收集管件(2)和所述内外管间(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温度传感器(15)与第一控制器(11)相连;用于监测环境温度;
所述养分收集管件(2)内设置有浊度传感器(16),所述浊度传感器(16)与第一控制器(11)相连;用于监测液体的浊度。
10.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一、装置组装;将所述装置不装土壤组装完成并密封,测试水密性,此时纵向模拟土柱内没有土壤;
步骤二、在待测量位置的待试验土壤中挖洞,并将土壤分两层挖出备用,分表层土(82)和底层土(81);表层土(82)和底层土(81)挖完后,扩大洞的内径和深度,直至能够容纳所述装置装入;
步骤三、在纵向模拟土柱中装入鹅卵石(8);鹅卵石(8)的填充高度为100mm,鹅卵石(8)平均直径为15-30mm;
步骤四、在纵向模拟土柱中装入底层土(81);底层土(81)的填充高度为100mm;并使得底层土(81)与外部土壤中底层土(81)保持在同一高度;
步骤五、在纵向模拟土柱中装入表层土(82);表层土(82)的填充高度为100mm;;并使得表层土(82)与外部土壤中表层土(82)保持在同一高度;
步骤六、利用自然降雨或者人工模拟降雨或浇水或灌水,记录养分收集管件(2)中的参数数据,完成土壤养分纵向迁移数据采集及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64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