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包殷钢芯超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4892.2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金榕;朱红良;黎汉林;施鑫;孙乐雨;马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0;H01B7/22;H01B7/32;H01B9/00;H01B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耐热铝合金线 中心监测 加强层 绞合 制备 耐热铝合金导线 铝包殷钢芯 校直管 穿过 铝合金线 限位装置 导电层 翻转 延伸 窜动 绞笼 拉直 铝包 平直 殷钢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包殷钢芯超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制造方法:S1、制备中心监测单元;S2、将多根铝包殷钢线以中心监测单元为中心,沿中心监测单元的延伸方向绞合在其外周制成加强层;S3、制备超耐热铝合金线,所述超耐热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为“SZ”型;S4、取步骤S3中制备的横截面为“SZ”型的超耐热铝合金线穿过校直管,所述校直管将超耐热铝合金线拉直;S5、取步骤S4中拉直后的超耐热铝合金线从限位装置中穿过,避免超耐热铝合金线翻转或者窜动;S6、将多根超耐热铝合金线同步穿过绞笼,多根超耐热铝合金线以加强层为中心,沿加强层的延伸方向紧密绞合在其外周构成导电层。本发明使铝合金线在绞合过程中平直稳定,提高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架空导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包殷钢芯超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电力输送容量、电力传输设备的差异化要求越发明显。伴随着新线路建设的同时,运行多年老线路也面临换线改造,为减少旧线路改造施工周期、降低线路建设投资,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使用原杆塔直接更换特殊的增容型导线。
传统的导线其外层的铝合金绞线多采用横截面为圆形铝合金线,但圆形的铝合金线包覆后,圆形铝合金线之间会留有空隙,导致导线内的铝填充系数较低,影响导线的传输效率。
随着导线结构的逐渐完善,现有技术中逐渐有用“SZ”型的铝合金线取代圆形铝合金线,从而增加了导线内的铝填充占比,增强了导线的传输能力,但是在生产此种“SZ”型的铝合金线和将此种“SZ”型的铝合金线绞合拼接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在型材铝合金杆拉丝过程中出现断线的情况;
2、在铝合金线放线时出现跳线、或者铝合金线弯折的情况;
3、在铝合金线绞合时出现移位、翻转的情况,导致铝合金线拼接后之间的缝隙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包殷钢芯超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制造方法,使横截面为“SZ”型的铝合金线在绞合过程中平直稳定,绞合位置准确,使相邻两条铝合金线之间紧密拼接,提高成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包殷钢芯超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中心监测单元;
S2、制备加强层,将多根铝包殷钢线以中心监测单元为中心,沿中心监测单元的延伸方向绞合在其外周制成加强层;
S3、制备超耐热铝合金线,所述超耐热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为“SZ”型;
S4、拉直超耐热铝合金线,取步骤S3中制备的横截面为“SZ”型的超耐热铝合金线穿过校直管,所述校直管将超耐热铝合金线拉直;
S5、限定超耐热铝合金线的位置,取步骤S4中拉直后的超耐热铝合金线从限位装置中穿过,进一步对超耐热铝合金线的位置固定,避免超耐热铝合金线翻转或者窜动;
S6、制备导电层,将多根超耐热铝合金线同步穿过绞笼,多根超耐热铝合金线以加强层为中心,沿加强层的延伸方向紧密绞合在其外周构成导电层。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在步骤S1中,中心监测单元包括若干光纤,若干所述光纤外包覆有不锈钢管,所述光纤用于与外部监测设备连接,检测铝包殷钢芯超耐热铝合金导线自身的温度、荷载、弧垂。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步骤S2中,加强层包括一层或者多层铝包殷钢线,当加强层为一层铝包殷钢线时,所述铝包殷钢线的绞层节径比为16~26;当加强层为多层铝包殷钢线时,任意相邻两层铝包殷钢线的绞合方向相反,多层铝包殷钢线中从内向外绞层节径比逐步减小,最内层的铝包殷钢线的绞层节径比为16~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4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