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狭小空间的单侧抹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4848.1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莅;金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21/14 | 分类号: | E04F21/14;E04F21/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狭小 空间 抹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单侧抹灰装置,包括一个能够支撑在狭小空间的至少两个相对内壁上、并能够在外力拉动下上下滑动的支撑架,在支撑架的其中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下端向外倾斜的料斗,所述料斗为一个下端具有出料口的箱型体;在料斗的上端设有一根柔性混凝土输料管,所述柔性混凝土输料管的上端与搅拌机相联通,下端伸入料斗内;在料斗的下端安装有一灰铲,所述灰铲呈铲状,由铲板和设在铲板两侧的挡板组成,所述铲板的上端安装在料斗的出料口内侧,下端向外倾斜;混凝土通过搅拌机进入到柔性混凝土输料管内,并在混凝土自重的作用下流向料斗,后经料斗的出料口均匀流向灰铲,通过灰铲向烟道或风井内壁抹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抹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单侧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建过程中,需要对烟道、风井、墙面等地方进行抹灰,以有效地对墙面、烟道、风井等表面形成有效的防护,防止各个位置的表面出现流挂、脱落、开裂的现象。目前抹灰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抹灰,存在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现象。为解决该问题,也出现了很多用于对墙面进行抹灰的自动装置,但上述装置体积较大,且只能针对墙面抹灰,不能应用于狭小空间的烟道、风井处抹灰。
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欲设计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且能够应用于狭小空间抹灰的装置。以填补狭小空间抹灰装置的空白,提高工人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避免漏抹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且能够应用于狭小空间抹灰的用于狭小空间的单侧抹灰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单侧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能够支撑在狭小空间的至少两个相对内壁上、并能够在外力拉动下上下滑动的支撑架,在支撑架的其中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下端向外倾斜的料斗,所述料斗为一个下端具有出料口的箱型体;在料斗的上端设有一根柔性混凝土输料管,使用时所述柔性混凝土输料管的上端与配用的搅拌机相联通,下端伸入料斗内;在料斗的下端安装有一灰铲,所述灰铲呈铲状,由铲板和设在铲板两侧的挡板组成,所述铲板的上端安装在料斗的出料口内侧,下端向外倾斜;混凝土进入到柔性混凝土输料管内,并在混凝土自重的作用下流向料斗,后经料斗的出料口均匀流向灰铲,通过灰铲向烟道或风井内壁抹灰。这样,使用时,将抹灰装置置于待抹灰的烟道或风井内,并向柔性混凝土输料管内注入混凝土,然后向上拉动支撑架,由于料斗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一侧,当支撑架上移后,料斗也会随之一起上移。在上移的过程中,混凝土经柔性混凝土输料管进入到料斗内,同时在自重以及料斗倾斜设置的引导下均匀流向出料口处,进入到灰铲内,再经灰铲的铲板将混凝土抹在烟道或风井内壁上。这种抹灰装置结构简单,抹灰时只需向上拉动支撑架即可,操作十分方便。另外,将料斗倾斜设置不但能够便于引导混凝土向下流动,将其设为箱型体后,还能够将混凝土集中在料斗处,防止混凝土经料斗过多时,混凝土从料斗内外溢出去,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一立杆和两个间隔安装在立杆上的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呈十字形分布;在上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上滑动组件,所述下横杆的其中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下滑动组件,另一端与铲板固定连接。这样,在使用时,支撑架中的上横杆和下横杆端部的滑动组件分别与烟道或风井的其中三面内壁相抵,灰铲的下端与烟道或风井的另一内壁相抵,从而对料斗形成四面支撑,确保料斗始终保持平稳。而设置的滑动组件既方便支撑架上下滑动,又能够确保料斗在上移的过程中冶保持平稳。
进一步的,在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一吊环,在吊环上固定有一拉绳,通过拉动拉绳即可带动支撑架和料斗上移。这样,在立杆上设置的拉绳可便于对支撑架进行拉升,减少支撑架的自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4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