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及其恒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4666.4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中壹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72;F24F11/77;F24F11/79;F24F13/28;F24F140/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孟迪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冷源 空气过滤器 恒压装置 节能系统 控制器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采集模块 恒压控制 空气压力 智能 恒定 设备投入成本 变速风机 交换技术 室内冷热 维修成本 系统控制 送风机 压风机 制冷量 恒压 大风 节能 | ||
1.一种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过滤器(1)、采集空气过滤器(1)进风侧和出风侧压力差的空气压力采集模块(4)、控制器(5)、使空气过滤器(1)进风侧和出风侧的压力差恒定的恒压装置(2)、将净化后的自然冷源送达制冷区的送风机(3),所述空气压力采集模块(4)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与恒压装置(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恒压装置(2)连接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1)包括安装框架(11)以及所述安装框架(11)上下层叠安装的首级过滤器(12)和次级过滤器(13),所述首级过滤器(12)和次级过滤器(13)之间设置所述恒压装置(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1)包括中部的二条插槽式边框(111)和与每个所述插槽式边框(111)相连的嵌入式边框(112),所述嵌入式边框(112)与所述次级过滤器(13)相配合,所述嵌入式边框(112)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次级过滤器(13)的压板(113),所述嵌入式边框(112)的四角处设置限制首级过滤器(12)位置的限位支架(114);所述安装框架(11)上设置有震荡电机(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装置(2)包括排风机(21)、安装排风机(21)的恒压风机仓(22)和驱动恒压风机仓(22)绕所述空气过滤器(1)中心转动的减速电机(23),所述排风机(21)和所述减速电机(23)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23)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11)的中部,所述减速电机(23)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安装框架(11)后与所述恒压风机仓(22)固定相连;所述电机轴上套接有电滑环(24),所述电滑环(24)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电机轴紧固相连,所述转子上引出的电缆线与排风机(21)的电源连接;所述定子与所述安装框架(11)连接,所述定子上引出的电缆线与排风机(21)的可控供电电源连接,所述排风机(21)的可控供电电源设置在所述控制器(5)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风机仓(22)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风机仓体密封连接形成,所述风机仓体包括底板(221)、侧板(222)、进风导流板(223)、出风导流板(224)、进风均压板(225)、风轮导流板(226)、风机固定腔(227),所述底板(221)、侧板(222)、进风导流板(223)和出风导流板(224)围成一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内设置所述风机固定腔(227),所述风机固定腔(227)内安装所述排风机(21);两个所述风机仓体对接后,两个所述进风导流板(223)对接形成进风口(228),两个所述出风导流板(224)对接形成出风口(229);所述进风均压板(225)靠近所述进风导流板(223)设置,所述出风轮导流板(226)设置在所述风机(2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导流板(223)和出风导流板(224)均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设置为0°~90°;所述进风均压板(22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进风均压板(225)与侧板(222)之间的角度设置为0°~90°;所述风轮导流板(226)设置为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然冷源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力采集模块(4)包括在空气过滤器(1)的出风侧设置的压力探头Ⅰ(41)、空气过滤器(1)的进风侧设置的压力探头Ⅱ(42)和动态压差传感器(43),所述动态压差传感器(43)的信号输入端与压力探头Ⅰ(41)、压力探头Ⅱ(42)相连,所述动态压差传感器(4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中壹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中壹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4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