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酯香微杆菌MCDA02及其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14462.0 申请日: 2019-05-17
公开(公告)号: CN110093298B 公开(公告)日: 2023-04-07
发明(设计)人: 刘姝;房耀维;王淑军;焦豫良;陈丽;王敏卜;张春光;吴新财 申请(专利权)人: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80;C12R1/01
代理公司: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刘喜莲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酯香微 杆菌 mcda02 及其 几丁质 乙酰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是一种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MCDA02,其保藏号为CGMCC NO.16933。酯香微杆菌MCDA02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短杆菌,在LB固体培养上培养48h后菌落呈圆形,边缘齐整,中心稍突起,亮黄色,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易挑取。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菌株MCDA02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方法。本发明的酯香微杆菌MCDA02是一种新的可以产的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海洋细菌,所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最适温度为30℃,温度较低,在工业应用中可以节约能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分离自中国连云港连云区高公岛码头泥样的酯香微杆菌MCDA02;该菌株已经于2018年12月12号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933;本发明还涉及该菌株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几丁质又名甲壳素、甲壳质,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表皮以及真菌和藻类的细胞壁中,是在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再生多糖(魏丽蓉等,2018)。几丁质不溶于水、弱酸和弱碱和有机溶剂,难以开发利用。几丁质脱乙酰基得到壳聚糖,溶解性好、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抗菌性、吸附性、降低胆固醇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印染、环保和农业等领域(Monikaet.al,2019)。

目前,壳聚糖制备有化学法和生物酶法。化学法使用大量浓碱处理几丁质,产品质量不稳定、均一性差,而且生产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环境污染(秦汪艳等,2017)。几丁质脱乙酰酶可以催化几丁质脱乙酰基,反应条件温和,产物脱乙酰程度一致,而且环境友好。此外,将几丁质脱乙酰酶与几丁质酶联用,可以生产出具有特定乙酰化位置或者分子质量分布范围较窄的壳聚糖(王皓等,2015)。

几丁质脱乙酰酶是生物酶法制备壳聚糖的关键酶。自日本研究者1974年首次报道了Mucor rouxii几丁质脱乙酰酶后,研究者从真菌、细菌和昆虫中分离获得了几丁质脱乙酰酶。微生物酶在工业应用中优势显著。目前报道的产几丁质脱乙酰酶微生物菌株大多数为真菌,鲜有细菌报道,在发酵产酶中,细菌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发酵,酶更容易分离(Suryawanshiet.al,20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可以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源于海洋的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MCDA02。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前述酯香微杆菌MCDA02产的几丁质脱乙酰酶的方法,所产几丁质脱乙酰酶作用温度相对较低,发酵水平较高,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优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 esteraromaticum)MCDA02,其特点是:其保藏号为CGMCCNO.16933。

本发明涉及的菌株MCDA02是在中国连云港连云区高公岛码头的泥样中分离得到,该菌株已经与2018年12月12号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933。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联系电话为010-64806086。

本发明菌株MCDA02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征如下:

1.1形态特征:

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芽孢。该菌株在LB固体培养上培养48h后:黄色,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圆形,边缘齐整,中心稍突起,易挑取。在含有胶体几丁质和对硝基-N-乙酰苯胺的筛选培养基上能够产生黄色变色圈。

1.2生理生化特征:

该菌株吲哚试验、硫化氢产生、VP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呈阴性,氧化酶、接触酶试验均为阳性。部分生理生化结果见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未经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4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