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更换储气罐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3212.5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海;周瀛;李光辉;冯美英;陈立创;冯春林;陈栋;倪厚根;覃炎忻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0/72 | 分类号: | B60L50/72;B60K15/07;H01M8/04082;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彭艳妮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氢罐 储气罐 商用车 氢燃料电池 可更换 氢燃料 检测输送装置 固定装置 快速更换 加注 安全要求 氢气燃料 氢气 加气站 车架 商用 应用 资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更换储气罐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商用车采用可更换的氢燃料储气罐,通过更换安装在车辆上的氢燃料储气罐的方法完成氢燃料的加注;商用车上设有可更换储氢罐、储氢罐固定装置和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可更换储氢罐通过储氢罐固定装置设置于商用车车辆的车架上,可更换储氢罐通过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和管路与车辆的氢燃料电池输入端相连接。解决氢气燃料的加注和存放问题,减少了单独建立技术复杂、安全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的氢气加气站,加快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应用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尤其是一种用于长途行驶的为解决氢燃料加注问题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解决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上的应用问题。
背景技术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主要是在优化能源结构、防治大气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合作创新,重点聚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积极应对汽车产业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变革,以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引领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在乘用车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实现了高增长。但在商用车方面,由于商用车其特殊性载荷重、动力大、行驶距离远等而使得目前广泛使用在乘用车上的电池驱动技术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商用车上。
氢燃料电池技术是以氢气作为“燃料”的能源转换技术,综合零部件成本、氢气站密集度等问题,氢燃料电池技术更适合商用车领域。
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上的应用除了要根据商用车的工况特点解决好氢燃料电池动力与整车性能匹配问题,还要解决氢气燃料的加注及存放问题。
由于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在车辆上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前期开发试验阶段,由于项目存在涉及面广、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等问题,还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应用配套设施,各地还没有建立氢气燃料加气站以解决氢气燃料的加注和存放问题,因此,要想加快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就必须先解决好氢气燃料的加注及存放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上的应用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应用过程中目前需要解决的氢气燃料的加注和存放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更换储气罐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商用车采用可更换的氢燃料储气罐,通过更换安装在车辆上的氢燃料储气罐的方法完成氢燃料的加注;商用车上设有可更换储氢罐、储氢罐固定装置和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可更换储氢罐通过储氢罐固定装置设置于商用车车辆的车架上,可更换储氢罐通过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和管路与车辆的氢燃料电池输入端相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可更换储氢罐为氢燃料的储存装置,该可更换储氢罐是端部为半球形的圆柱体结构,在圆柱体侧面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定位孔和固定孔,该定位孔和固定孔分别用于可更换储氢罐在车架上的安装定位和固定;在可更换储氢罐的端部装有管道接口和开关阀门,用于控制氢气的灌入和放出。
所述储氢罐固定装置为安装在车辆车架上的用于固定可更换储氢罐的装置,该储氢罐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定位销、吊装机构和快速紧固装置,固定座安装在车架大梁底部,固定座上装有定位销和紧固机构;当操作吊装机构将可更换储氢罐吊装起来进行安装时,固定座上的定位销与可更换储氢罐上的定位孔配合将可更换储氢罐定位,之后操作快速紧固装置将可更换储氢罐快速固定在固定座上。
所述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为输送和检测储氢罐中氢燃料的装置,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包括封闭式管接头、压力检测装置、保温装置和压力调整装置,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通过管道与氢燃料电池连接在一起;当可更换储氢罐在车辆上固定后,储氢罐检测输送装置的封闭式管接头与可更换储氢罐管道接口相连接,打开可更换储氢罐上的阀门后,可更换储氢罐中的氢燃气通过压力流量检测装置和压力调整装置输送到氢燃料电池进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3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