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2920.7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B28C5/14;B01D4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 地址: | 72300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木工程 建筑 环保 混凝土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包括:外壳,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腔用于输送混凝土原料的输送机构、竖直设置于外壳内腔且位于输送机构卸料端的除尘减噪机构、设置于除尘减噪机构上方用于收集粉尘并回收利用的二级除尘机构、设置于除尘减噪机构卸料端的用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和二级除尘机构的一端均位于外壳内腔,本发明通过双重对粉尘的拦截达到除尘的高效率,且还可将粉尘进行收集利用,提高了的材料的利用率,通过反向的搅拌使得混凝土原料搅拌的更均匀,更快达到搅拌均匀的程度,提高了搅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是将水泥、石灰、水等材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的一种操作方法,混凝土搅拌分为两种,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水利、市政等建设工程中,需求量不断增大,国内混凝土搅拌设备虽然在借鉴国外产品基础上不断创新进步,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但就整体而言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现有的混凝土加工设备在搅拌混凝土时会产生很大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对附近的居民造成很大的困扰,且粉尘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愈加严格,产生大量粉尘和噪声的设备必将淘汰,现需一种粉尘污染小,噪声污染小,搅拌效率高的混凝土加工设备来适应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加工混凝土时存在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建筑的环保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包括:外壳,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腔用于输送混凝土原料的输送机构、竖直设置于外壳内腔且位于输送机构卸料端的除尘减噪机构、设置于除尘减噪机构上方用于收集粉尘并回收利用的二级除尘机构、设置于除尘减噪机构卸料端的用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和二级除尘机构的一端均位于外壳内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包括竖直设置的除尘减噪筒,除尘减噪筒底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搅拌筒,除尘减噪筒和搅拌筒均为中空柱状筒体且除尘减噪筒和搅拌筒内部中空,搅拌筒内腔与除尘减噪筒内腔连通,搅拌筒底部设置有用于启闭搅拌筒内腔的启闭盖板,启闭盖板通过锁与搅拌筒连接,启闭盖板与搅拌筒等长,上述的除尘减噪机构和二级除尘机构设置于除尘减噪筒内腔,搅拌机构设置于搅拌筒内腔,所述的除尘减噪筒圆周面设置有倾斜布置的输送壳,输送壳为长方体且输送壳内部中空,输送机构位于输送壳内腔,输送壳内腔与除尘减噪筒内腔连通,输送壳背离除尘减噪筒的一端抵触地面,输送壳临近地面的一端顶部开设有加料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输送壳底部一侧的输送电机、与输送电机同轴连接的输送转轴、输送带,输送转轴同轴连接有主动滚筒,主动滚筒位于输送壳内腔底部,主动滚筒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主动滚筒轴向垂直输送壳长度方向,输送壳内腔顶部设置有与主动滚筒平行的从动滚筒,从动滚筒通过从动转轴与输送壳活动连接,从动滚筒与主动滚筒通过输送带实现连接传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除尘减噪机构包括匹配设置于除尘减噪筒内腔的螺旋减噪片,螺旋减噪片同轴穿设有竖直输水管,竖直输水管底端设置有水平布置的水平输水管,水平输水管背离竖直输水管的一端穿过除尘减噪筒壁厚延伸至外界,竖直输水管内腔底端同轴设置有限位管,限位管内腔通过限位轴承同轴连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减噪转轴,减噪转轴外圆面中间位置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旋转叶片,减噪转轴顶端伸出输水管内腔并同轴连接有旋转盒,旋转盒中空且旋转盒底端设置有开口,旋转盒开口端包覆竖直输水管顶端,旋转盒圆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嘴,上述输送带卸料端位于螺旋减噪片与旋转盒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2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