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12825.7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 发明(设计)人: | 舒红梅;张国光;张鑫;耿晓达;邓晨;韩耸;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张新利;谢建玲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实验箱 密封 盐水 湿气 电池热管理 密封保温柜 点火燃烧 环境工况 检测电池 密封保温 密封实验 模拟整车 实验设备 实验箱体 运行过程 密封性 热失控 箱装置 散热 雾气 模组 盐雾 着火 体内 检测 试验 观察 | ||
1.一种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底板(1)、模组支撑焊接组件(2)、模组散热水冷板(3)、两个侧门板(22)、两个门框(7)和箱体上盖(8);
所述箱体底板(1)位于底部,所述箱体上盖(8)呈形;
所述箱体上盖(8)开口朝下放置于的箱体底板(1)的上表面,其下端与箱体底板(1)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模组支撑焊接组件(2)位于箱体底板1的上表面,并与箱体底板(1)的内壁焊接成一体;
待实验的电池模组(4)安装在模组散热水冷板(3)上,
所述模组散热水冷板(3)安装在模组支撑焊接组件(2)上;
两个门框(7)分别位于箱体上盖(8)的左右两侧,并与箱体上盖(8)和箱体底板(1)焊接;
所述两个侧门板(22)分别位于的两个安装有门框密封条(6)的门框(7)外侧,并通过若干门锁(5)分别与两个门框(7)连接;
在所述箱体上盖(8)的顶面和前侧面均安装有防爆阀(14);
在所述箱体上盖(8)的前侧面设有电池正极动力线口(12)、通讯线口一(13)、通讯线口二(15)、通讯线口三(16)和电池负极动力线口(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正极动力线口(12)、通讯线口一(13)、通讯线口二(15)、通讯线口三(16)和电池负极动力线口(17)处均设有密封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头包括:内密封接头(10)、外密封接头(20)、密封圈一(9)、KF40密封接头中间件(19)和密封圈二(28);
所述内密封接头(10)呈筒状,在所述内密封接头(10)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一,在所述凹槽一中安装有密封圈一(9),在所述凹槽一圆周外侧设有凸缘一,在所述凸缘一远离凹槽一的一面贴于箱体上盖(8)的内壁,并与箱体上盖(8)连接;
所述内密封接头(10)的另一端圆周外侧设有凸缘二;在所述凸缘二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二;
所述外密封接头(20)的一端圆周外侧设有凸缘三;在所述凸缘三的端面上设有凹槽三;
所述内密封接头(10)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密封接头(20)的一端贴合,同时,所述凹槽二和凹槽三对合后,形成环形空腔;
所述环形空腔中设有密封圈二(28);
所述KF40密封接头中间件(19)位于箱体上盖(8)的外侧,包括:手动锁紧螺栓(23)、上锁紧板(25)、连杆(26)和下锁紧板(27);
所述上锁紧板(25)和下锁紧板(27)均为弧形板,并在弧形板内侧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凹槽四;上锁紧板(25)和下锁紧板(27)对合后,内密封接头(10)的另一端和外密封接头(20)的一端卡入上锁紧板(25)和下锁紧板(27)之间,同时凸缘二和凸缘三位于凹槽四中;
所述上锁紧板(25)的一端和下锁紧板(27)的一端通过连杆(26)铰接;
在所述上锁紧板(25)的另一端和下锁紧板(27)的另一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两个凸台通过手动锁紧螺栓(23)和螺母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缘一上设有若干螺纹孔(24),并通过若干螺钉与箱体上盖(8)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密封接头(20)的另一端内壁灌注密封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底板(1)底部前后两侧均焊接地脚(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各件连接的焊缝处涂抹结构性密封胶。
8.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电池模组实验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底板(1)、箱体上盖(8)和两个侧门板(22)形成的空腔内壁粘贴气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28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