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2185.X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1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吟梅;陆秀国;王友香;杨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3/28 | 分类号: | H01B3/28;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9/02;C08L9/06;C08L23/06;C08K9/04;C08K3/34;C08K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312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开裂 电力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包括有橡胶骨架,所述的橡胶骨架包括有锯齿边状环形骨架,在环形骨架的外侧每个锯齿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V型板构成多个四边形空腔,在环形骨架内部设有一根线芯一和两根线芯二,将一根线芯一和两根线芯二束绞后包覆有高密度聚乙烯护层,在所述的多个四边形空腔内分别设有线芯三,在所述的橡胶骨架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玻璃纤维编织层、保温棉层、铝带联锁铠装层和丁苯橡胶外护套。本发明锯齿边状环形骨架具有很好的耐压缓冲的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其内部的线芯,V型板构成多个四边形空腔保护了其内部的线芯三,且具有很好的抗压抗拉抗扭的效果,且电缆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整齐,长时间使用扭曲,不容易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但是现有的电力电缆存在了大量的缺点,比如现有的电力电缆不具有很好的耐低温效果,寒冷的气候,就会对电缆造成严重的损坏,并且现有的电力电缆不具有很好的防开裂功能,不同的气候,或者长时间的使用,就会造成电缆的开裂,以至于电缆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并且严重的降低了电力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低温防开裂电力电缆,包括有橡胶骨架,所述的橡胶骨架包括有锯齿边状环形骨架,在环形骨架的外侧每个锯齿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V型板构成多个四边形空腔,在环形骨架内部设有一根线芯一和两根线芯二,所述的线芯一包括有导体一,在导体一的外侧包覆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和镀锡软铜丝加涤纶丝编织绝缘屏蔽层,将三根导体一束绞后包覆有凯芙拉纤维编织层,所述的线芯二包括有导体二以及依次包覆在导体二外侧的聚丙烯绝缘层和铝镁合金丝编织屏蔽层,将一根线芯一和两根线芯二束绞后包覆有高密度聚乙烯护层,在所述的多个四边形空腔内分别设有线芯三,所述的线芯三包括有导体三以及包覆在导体三外侧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在所述的橡胶骨架的外侧依次包覆有玻璃纤维编织层、保温棉层、铝带联锁铠装层和丁苯橡胶外护套。
在所述的玻璃纤维编织层与多个V型板之间还填充有阻水芳纶纱填充层。
所述的导体一、导体二和导体三均是由镀银铜丝束绞而成的。
所述丁苯橡胶外护套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二乙烯三胺2-3、丁苯橡胶150-170、防老剂rd2-3、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8、苯并三氮唑0.7-1、聚乙烯蜡8-10、三辛酸丁基锡0.1-0.2、乙二醇2-3、丙烯酸钠10-12、过硫酸铵0.5-0.6、蒙脱土20-28、硫磺1-2。
所述丁苯橡胶外护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30-4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取蒙脱土,在600-700℃下煅烧1-2小时,冷却后磨成细粉,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5-8倍的无水乙醇中,在50-60℃下保温搅拌1-2小时,得醇分散液;
(3)取丙烯酸钠,加入到其重量17-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与上述醇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70-75℃,保温搅拌3-4小时,出料,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得改性土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2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