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11572.1 | 申请日: | 2019-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9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亮;刘瑞朝;周朝阳;陈力;孙桂娟;吴飚;任新见;张磊;杨建超;王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N3/313 |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工程 目标 毁伤 评估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输入目标、武器弹药相关特性参数及弹目交会条件;
步骤2、使用蒙特卡罗方法结合圆概率偏差和瞄准点坐标生成随机落点;
步骤3、通过侵彻贯穿效应计算方法给出炸点的具体位置,通过爆炸效应计算方法给出毁伤效应场分布和部件所受荷载;
步骤4、依据毁伤判据、毁伤元类型开展目标单部件物理毁伤分析,然后对目标整体进行物理毁伤分析,得出物理毁伤效果评估结论;
步骤5、基于目标的功能,给出目标物理毁伤与功能毁伤映射关系,结合物理毁伤评估结果,给出目标功能毁伤效果评估结论;
步骤6、将效应计算结果和毁伤评估结论通过视景仿真平台进行虚拟演示。
2.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评估方法的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武器弹药模块、目标特性模块、效应计算模块、毁伤评估模块和仿真演示模块;
所述武器弹药模块,用于输入打击地面工程目标使用的武器弹药的特征参数,并将武器弹药的特征参数数据上传至效应计算模块;
所述目标特性模块,用于输入与目标毁伤评估直接相关的目标特性参数,并将目标特性参数数据上传至效应计算模块;
所述效应计算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武器弹药的特征参数数据和目标特性参数,调用毁伤效应快速算法计算工程目标在弹药作用下的毁伤结果数据,并将计算结果上传至毁伤评估模块、仿真演示模块;
所述毁伤评估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毁伤计算结果数据,依据毁伤元类型、毁伤判据对目标的物理毁伤、功能毁伤程度进行评估判定,并调用仿真演示模块进行仿真演示;
所述仿真演示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毁伤计算结果和评估数据,将武器打击目标的侵彻过程和爆炸场景以三维可视化的界面显示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评估方法的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武器弹药的特征参数包括弹药战斗部的几何特征、物理参数和弹目交会参数,弹药战斗部的几何特征包括战斗部类型、头部形状、弹长、直径,弹药战斗部的物理参数包括弹重、壳体厚度、装药类型、等效TNT质量,弹目交会参数包括着靶速度、命中精度、弹着角、攻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评估方法的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特性参数包括工程目标的建筑形式、结构形式、结构构件、构件的抗力等级、构件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中建筑形式包括拱形、方形、三角柱形、圆柱形;结构形式包括框架、剪力墙、框剪结构,以及楼层、房间分布;结构构件包括梁、板、柱尺寸;抗力等级,包括混凝土厚度、强度、配筋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评估方法的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毁伤效应快速算法包括侵彻贯穿快速工程计算方法和爆炸效应快速工程计算方法,通过侵彻贯穿快速工程计算方法确定炸点位置,通过爆炸效应快速工程计算方法确定爆炸毁伤效应场分布及目标构件、设备、人员所受冲击荷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评估方法的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毁伤元类型包括冲击波、地震动和破片,其中,破片包括弹体、墙体破片和玻璃碎片;物理毁伤评估的目标包括人员、仪器设备、工程构件和整体结构;功能毁伤评估包括目标的使用功能、决策功能、保障功能、通信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评估方法的地面工程目标毁伤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毁伤评估模块还包括不同用弹量下的毁伤效果预测评估,目标在不同毁伤等级下的耗弹量计算评估,不同武器类型、不同数量、不同攻击参数下的打击方案对比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15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