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型激光清除异物装置的转台位置多模态伺服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1291.6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川;方林峰;王捷飞;樊卫华;郭健;刘清宇;孔维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激光 清除 异物 装置 转台 位置 多模态 伺服 控制 方法 | ||
1.反射型激光清除异物装置的转台位置多模态PID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系统运动模态以及各模态对应的控制律,构建基于参数辨识的多模态PID控制器;
步骤2、采用RLS惯量辨识算法获取转台的转动惯量;
步骤3、根据跟踪误差、误差变化量、转动惯量切换控制律,实现转台位置的多模态控制;
步骤1中,根据跟踪误差的变化情况将系统划分为6个模态,根据转动惯量的变化情况将系统划分为2个模态,总共对应8种控制律,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系统工作时会处于表1和表2的模态;
表1基于跟踪误差的变化情况的系统运动模态划分表
表中,e0e1e2e3和veo为系统模态切换的阈值,e(k)为跟踪误差,为误差的微分,Kp0,Kp1,Kp2,Kp3,Kp4,Kd0,Kd1,Ki0,Ki1,Ki2为PID控制器的参数,U0为根据系统参数确定的提供最大加速度所需要的控制量;
表2基于转动惯量变化情况的系统运动模态划分表
表中,g0(k)表示电机系统的转动惯量;
步骤3中,进行转台位置多模态控制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3.1、根据跟踪误差及误差变化量从表1中匹配模态,选择对应的控制律;
步骤3.2、根据辨识转动惯量参数从表2匹配模态,根据对应方法调整控制律,从而实现转台位置的多模态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位置多模态PID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获取转台转动惯量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2.1、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惯量辨识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为:
其中,为要辨识的参数向量,K(k)为卡尔曼增益向量,x(k)为输出向量,φ(k-1)T=[x(k-1)x(k-2)u(k-1)]为测量到的数据向量,f为遗忘因子,取值范围为0.95~1,P(k)为协方差矩阵;
步骤2.2、建立频域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的运动方程,将其转换到离散域;
步骤2.3、根据惯量辨识公式和离散域的电机运动方程,递推最优参数向量进而反解出电机系统的转动惯量g0(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位置多模态PID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律中微分环节采用微分先行的方法,积分环节采用积分限幅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位置多模态PID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律切换采用软切换方式,多个控制律同时作用时,输出由权值系数决定,权值系数由系统状态至各模态的距离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12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