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0590.8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军;刘开昌;戴海英;刘苹;李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501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改良 土壤 取样 装置 | ||
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用于实现对土壤的取样,且能保持土壤的断面形态。它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为口字型结构,在外框侧壁上固定有把手;托板,所述托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托板的大端与外框的底部铰接,在外框与托板之间设有定位单元,在定位单元的作用下托板与外框侧壁共面设置;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口字型结构,取样器设置在外框的内侧,在外框与取样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在连接单元的作用下取样器与外框相对固定;拉线,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托板小端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置于外框外侧。该取样装置,可以实现对土壤的取样,且不破坏土壤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化肥的不断使用,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在对土壤进行改良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采样,以分析土壤的成分。现有方式下对土壤进行取样时,首先需要在待取样土壤的周围挖出一个土坑,然后再将中心的土壤取出。这种方式下,需要携带铲土工具,且挖土坑时会挤压待取样土壤,进而导致土壤断面结构、形状发生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用于实现对土壤的取样,且能保持土壤的断面形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外框,所述外框为口字型结构,在外框侧壁上固定有把手;
托板,所述托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托板的大端与外框的底部铰接,在外框与托板之间设有定位单元,在定位单元的作用下托板与外框侧壁共面设置;
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口字型结构,取样器设置在外框的内侧,在外框与取样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在连接单元的作用下取样器与外框相对固定;
拉线,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托板小端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置于外框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为设置在外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把手通过固定杆与外框固定连接,在把手外壁包裹橡胶垫。
进一步地,在托板的大端设有若干凸起,在外框的底部设有与凸起配合的插槽。
进一步地,定位单元包括固定在外框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块、固定在托板侧壁上且与第一定位块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块、插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的定位杆。
进一步地,连接单元包括与取样器外壁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与外框内壁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的连接管,在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连接管螺纹连接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在外框内壁上设有第一线卡,在托板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线卡对应的第二线卡,第一、第二线卡均为凹字形结构,第一、第二线卡的开口用于夹持拉线。
进一步地,在取样器的顶部铰接有端盖。
进一步地,在外框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耳板,在取样器外壁上固定有第二耳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耳板铰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耳板铰接。
进一步地,在拉线的第二端固定有手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将外框和取样器插入土壤中后,被取样土壤限制在取样器内侧;然后将外框与取样器之间的土壤取出后,方便在取样器下部插入切割板,以将取样器内的土壤切断;进而避免了直接挖取土壤时对土壤造成的挤压,进而保护了土壤断面,有利于实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外框的正视图;
图3为外框的剖视图;
图4为取样器的俯视图;
图5为连接单元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0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的拼装式混凝土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无人船自动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