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环保矿物负离子灭菌球的预混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8280.2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盈联华(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杆 壳体顶部 壳体内部 绿色环保 负离子 搅拌钩 灭菌球 工装 壳体 矿物 预混 一体式结构 搅拌效率 上宽下窄 使用效率 旋转电机 中空设置 镭矿石 旋转轴 沉积 竖直 配合 优化 | ||
一种绿色环保矿物负离子灭菌球的预混工装,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顶部呈圆柱形,所述壳体底部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形,所述壳体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旋转电机,壳体内部设置有旋转轴,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第四旋转杆、搅拌块以及底部搅拌钩;采用竖直方向上多组旋转杆配合搅拌块的设置,能够提高内部搅拌效率,做到充分搅拌,能够使得镭矿石粉末可以混合均匀,在底部设置了底部搅拌钩,使用时,能够避免最底部物料进行沉积,提高使用效率,优化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环保矿物负离子灭菌球的预混工装。
背景技术
镭矿石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锰、钙等,是一种超细单晶矿石,镭矿石可以产生与人体相匹配的微电流0.06毫安,故又称为托玛琳石.带电石。镭矿石的能量通过加温很快释放出远红外线、负离子、亚离子、生物电、生物磁、微量矿物质等元素。镭矿石具有很好的灭菌、除臭、除异味以及去污功能。
在采用镭矿石粉末添加生产负离子灭菌球的工艺中,需要将镭矿石粉末加入灭菌球物料中进行初步预混,预混完成后再进行捏合工艺,在预混的过程中,由于镭矿石粉末颗粒细,且量少,不容易在物料中均匀分布,很容易集聚在物料团内的某个部分,现在生产企业使用的混合工装大多为市场上的通用反应釜,采用单个搅拌杆或者反应桨进行搅拌,其搅拌性能往往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矿物负离子灭菌球的预混工装。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绿色环保矿物负离子灭菌球的预混工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四周固定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竖直设置,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顶部呈圆柱形,所述壳体底部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形,所述壳体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旋转电机,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旋转轴,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第四旋转杆、搅拌块以及底部搅拌钩;所述旋转轴呈竖直设置,所述旋转轴顶部与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底部贯穿所述壳体顶部,伸入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以及第四旋转杆在所述旋转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以及第四旋转杆数量均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以及第四旋转杆均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以及第四旋转杆的长度依次递减;所述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以及第四旋转杆均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另一端连接一个搅拌块;
所述搅拌块一侧为方形结构,另一端为倾斜设置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一侧贴近所述壳体内部下部侧壁;
所述底部搅拌钩为“V”字形结构,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底部搅拌钩一侧顶部与所述旋转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搅拌钩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底部搅拌钩在所述旋转轴底部呈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两侧,所述出料口数量为一个,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连接环套合在所述壳体外侧上部位置,所述连接环四周的底部与所述支撑脚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杆的数量为四个,在所述旋转轴上呈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转杆的数量为四个,在所述旋转轴上呈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旋转杆的数量为四个,在所述旋转轴上呈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旋转杆的数量为四个,在所述旋转轴上呈周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盈联华(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宝盈联华(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8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