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土壤充分修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8112.3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2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高美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踱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土壤 充分 修复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农田土壤充分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存放修复土壤用药剂的药剂腔,所述药剂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投药口,所述药剂腔下侧设有撒药装置,所述撒药装置左侧设有犁地装置,所述撒药装置右侧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撒药装置和所述搅拌装置后侧设有供能装置,所述犁地装置在下降后和所述供能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土壤犁过后运输到机器内均匀撒药并搅拌,然后再掉落回田里,使药剂和土壤充分结合,能大大增加土壤修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田土壤充分修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是直接在土壤上撒药,从而补充土壤中不足的成分,这样的修复方法只能使土壤表面得以修复,小幅效果不佳。对于有严重污染的土壤采用先收集再处理的方式,这样较为复杂,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传统土壤修复是采用直接在泥土上撒药的方式,这样的修复效果一般,有的是将土壤先收集起来再进行修复处理,这样又较为复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农田土壤充分修复处理装置,本例的一种农田土壤充分修复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存放修复土壤用药剂的药剂腔,所述药剂腔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投药口,所述药剂腔下侧设有撒药装置,所述撒药装置左侧设有犁地装置,所述犁地装置具有升降功能,在不使用时可将所述撒药装置收纳起来,避免与地面碰撞而损坏,犁过的土壤运输到所述撒药装置内进行均匀撒药,所述撒药装置右侧设有搅拌装置,撒药后的土壤通过所述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使土壤和药剂充分混合,使土壤得到更好的修复,所述撒药装置和所述搅拌装置后侧设有供能装置,所述犁地装置在下降后和所述供能装置连接,所述供能装置启动可带动所述撒药装置、所述犁地装置以及所述搅拌装置同时工作。其中,所述撒药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药剂腔下壁的掉落孔,所述掉落孔环形阵列且连通设于所述药剂腔下壁除后侧位置,所述掉落孔下侧连通设有撒药腔,所述撒药腔上壁可转动的设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内环形阵列且上下贯穿设有可与所述掉落孔相导通的通孔,所述上转盘下端面轴心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固定设有转动连接于所述撒药腔下壁的下转盘,所述撒药腔上壁中心设有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内可转动的设有动力连接于所述上转盘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后侧可转动的设有可与其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
可优选地,所述撒药腔左壁连通设有土壤进口。
其中,所述犁地装置包括连通设于所述土壤进口左侧且开口向下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内可滑动的设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下端面内设有开口向左的犁地腔,所述犁地腔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圆周面上环形阵列且固定设有犁地器,所述犁地腔右壁连通设有导泥腔,所述导泥腔右侧连通设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内上下对称且可转动的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之间绕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端面上平均分布且固定设有输送板,所述输送腔右壁上端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土壤出口,所述土壤出口可与所述土壤进口相导通。
可优选地,所述犁地腔和所述输送腔后侧设有传动腔,上侧的所述转轴后端延伸到所述传动腔内固定设有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左下方可转动的设有动力连接于所述转动柱后端的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同步带,所述主动带轮后侧同轴且固定连接有从动直齿轮,所述传动腔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且向下的啮合腔。
可优选地,所述升降腔上壁内固定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下端动力连接有螺纹连接于所述升降块的螺杆。
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连通设有所述撒药腔右壁的通道,所述通道右壁连通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可转动的设有滚轴,所述滚轴外圆面上环形阵列且固定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腔右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右的掉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踱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三门踱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8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