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塑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6917.4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1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水;张淮捷;陈清伟;庄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3/04 | 分类号: | F16C23/04;F16C3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塑型 润滑 关节轴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塑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方法,包括:加工好外圈半成品及内圈,该外圈半成品具有贯穿孔;将辅助垫层放入贯穿孔内;将内圈放入贯穿孔内,辅助垫层位于内圈和外圈半成品之间,挤压外圈半成品,挤压后辅助垫层充满内圈和外圈半成品之间形成的空腔;加工外圈半成品之外回转面;加工外圈半成品之两端以去除两端余量;去除辅助垫层;往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空腔填设润滑材料。它具有如下优点:引入的辅助垫层,在挤压过程起支撑外圈变形作用,使挤压成型形状精确、尺寸精度高,挤压后外圈椭圆小、不扭曲,挤压后,垫层能消除内外圈间隙,挤压后的加工中内外圈的同轴度和空腔对称度易控制,以能精确控制轴承的径向密合度和周向密合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节轴承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模塑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模塑型自润滑层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典型特点是外圈内球和内圈外球面之间的空腔中注入一层与外圈不可剥离的低摩擦、高承载、耐磨的润滑材料,使用时内圈能灵活摆动,无需润滑。模塑型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制造过程,需先通过对轴承外圈的精密加工,制造一个带大间隙、高精度的空腔后注入润滑材料。现有的模塑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方法如CN201110361372.3、CN201710198042.4、CN201310061370.1所记载。现有一种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加工好外圈半成品及内圈,该外圈半成品具有贯穿孔;步骤2,将内圈放入贯穿孔内且挤压外圈半成品,外圈半成品和内圈之间形成有空腔;步骤3,加工外圈半成品之外回转面;步骤4,加工外圈半成品之两端;步骤5,往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的空腔填设润滑材料。由于空腔的存在导致后续加工定位困难,使加工后产品同轴度、对称度差,轴承的径向密合度和周向密合度的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塑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模塑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塑型自润滑关节轴承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1,加工好外圈半成品及内圈,该外圈半成品具有贯穿孔;
步骤2,将辅助垫层放入贯穿孔内;
步骤3,将内圈放入贯穿孔内,辅助垫层位于内圈和外圈半成品之间,挤压外圈半成品,挤压后辅助垫层充满内圈和外圈半成品之间形成的空腔;
步骤4,加工外圈半成品之外回转面;
步骤5,加工外圈半成品之两端以去除两端余量;
步骤6,去除辅助垫层;
步骤7,往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空腔填设润滑材料。
一实施例之中:该辅助垫层材料采用选用尼龙。
一实施例之中:该辅助垫层结构呈环形。
一实施例之中:该步骤1中,该内圈设轴向通孔;该步骤3中通过内圈之轴向通孔定位外圈。
一实施例之中:该步骤5中通过装夹外圈之外回转面定位外圈。
一实施例之中:该步骤5中加工外圈半成品之两端以去除两端余量,接着滚扎外圈之外回转面,然后放开内圈。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引入的辅助垫层,一方面,在挤压过程起支撑外圈变形作用,使挤压成型形状精确、尺寸精度高,挤压后外圈椭圆小、不扭曲,另一方面,挤压后,垫层能消除内外圈间隙,挤压后的加工中内外圈的同轴度和空腔对称度易控制,以能精确控制轴承的径向密合度和周向密合度。
辅助垫层材料采用选用尼龙,易加工,去除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6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轴承及其静圈
- 下一篇:滑动轴承组件和滑动轴承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