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沟槽边坡安全防护及应急逃生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6012.7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邵传林;孙宏勇;吕雨;宋克备;陈曙霞;宋文利;赵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4G21/3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支撑杆 支护板 下支护板 边坡 插销 安全防护 连接件 深沟槽 应急 土体 钢板 坍塌 安全支护 边坡防护 应急安全 支护装置 装置制作 综合造价 防护棚 可重复 防脱 分节 套筒 托架 逃生 避难 转动 防护 覆盖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沟槽边坡安全防护及应急逃生的装置和方法,包括支护板钢板,支护板钢板由上下分节的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组成,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由套筒、插销和防脱插销组成;所述下支护板的底部抵合有下横向支撑杆,顶部安放上横向支撑杆,上横向支撑杆放置在托架上。本发明中,作业人员沟槽施工时由支护装置提供边坡安全支护,在发生土体坍塌时,上支护板随土体坍塌进行转动,下落覆盖在上横向支撑杆上,上、下横向支撑杆及两侧下支护板共同作用形成应急避难逃生防护棚,整个装置制作简单,安装简单快速,可重复使用,综合造价低廉,安全可靠,既可作为边坡防护又可作为应急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各类建设工程沟槽安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沟槽边坡安全防护及应急逃生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类建设工程施工时,一般都会涉及深基坑、深沟槽工程施工。本发明中所述深基坑为深度大于3m的基坑或沟槽。基坑施工一般多采用明挖施工。对于土质良好地区,且工作面足够情况下,多采用放坡开挖;对于土质较差不满足放坡要求地区,对边坡采取各类先支护后施工方式。对于采取支护的沟槽或基坑,一般造价都比较高,且必须是随挖随支或先支再挖,工序较多,工期较长,也会出现因地质较复杂,出现支护失稳现象。对于一些工程体量不大,造价较低的工程,或为了抢工期,会出现不进行支护就开挖然后进行施工的现象,这类工程出行边坡失稳坍塌事故较多。对于深沟槽或狭窄深基坑,因坑内工作面较小,若边坡失稳发生坍塌,作业人员一般无法逃生,从而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沟槽边坡安全防护及应急逃生的装置和方法,具有支护装置制作简单,安装简单快速,可重复使用,综合造价低廉,安全可靠,既可作为边坡防护又可作为应急安全逃生防护,以解决针对现有深沟槽边坡支护造价较高,工序复杂,工期较长,且不能提供应急防护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沟槽边坡安全防护及应急逃生的装置,包括支护板钢板,支护板钢板由上下分节的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组成;所述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由套筒、插销和防脱插销组成;所述套筒分左右两节分别焊接在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上;所述插销依次穿过左右两节的套筒,并在插销前端穿插防脱插销进行固定;所述下支护板的底部抵合有下横向支撑杆,下支护板的顶部安放上横向支撑杆;所述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上还间隔焊接数个槽钢,槽钢的顶部焊接托架;所述上横向支撑杆放置在托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护板通过连接件与下支护板之间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护板的两侧通过土钉与上部边坡土体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护板的竖向高度应大于作业人高度,设置在2m-3m,上支护板的竖向高度设置在1.5m-3m。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板钢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放多个,或按照沟槽或基坑实际,沿边坡一侧安放上支护板、下支护板,另一侧设置竖向支撑,上横向支撑杆安放在下支护板及竖向支撑上。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沟槽边坡安全防护及应急逃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沟槽开挖后,施工作业前,先安装边坡两侧下支护板,下支护板紧贴边坡;
步骤2):在边坡两侧下支护板底部抵紧安放数个下横向支撑杆,在左右下支护板上部抵紧安放数个上横向支撑杆,所述上横向支撑杆安放在托架上;
步骤3):边坡两侧上支护板用插销插入所述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上的套筒,将所述上支护板和下支护板连接,防脱插销插入插销上,边坡两侧上支护板用土钉与上部边坡土体固定;
步骤4):根据施工作业长度按需要沿边坡纵向设置多个支护板钢板组成整个装置,正常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在整个装置范围内进行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6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