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5816.5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宋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横海节能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4B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邹仕娟 |
地址: | 519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浆 防蚀 保温 无机矿物纤维 硅酸盐水泥 憎水珍珠岩 防火 膨润土 水灰比 外加剂 浆体 添加剂 施工 建筑技术领域 经济实用性 保温系统 节能要求 均匀搅拌 专用界面 混合物 界面剂 喷涂于 粉团 墙体 基层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技术领域的一种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及其施工方法,该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的施工方法如下:步骤一:将硅酸盐水泥、膨润土、无机矿物纤维、憎水珍珠岩颗粒、添加剂和外加剂按2:1:0.2:0.5:0.1:0.2的比例进行混合,步骤二:将保温系统专用界面剂按照水灰比1:4搅拌均匀,批刮或喷涂于基层上,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混合物按照水灰比4:5.5均匀搅拌成无粉团的浆体,步骤四:将浆体根据节能要求粉抹在界面剂的外层,通过硅酸盐水泥、膨润土、无机矿物纤维、憎水珍珠岩颗粒以及添加剂和外加剂的混合搅拌即可使用,有效减低墙体的重量负载,经济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数量居世界首位,这些高层建筑高度高,体量大,功能和结构保温体系复杂,其节能保温材料与墙体建筑构造复合体系的应用直接影响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性,稳定经济性,保温绿色环保性。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按类别分有机和无机;有机如:EPS聚苯板、聚氨酯、XPS挤塑板、酚醛板等保温材料建筑构造体系。有机保温板材料建筑构造体系技术缺点是:有机保温板材料与墙体构造交界处,冷热水气不循环产生冷凝,从而造成冻融破坏,出现了材料结构开裂,脱落,尤其是采用一些有机可燃保温材料,若发生火灾,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传统的聚苯颗粒隔热系统一般由三层组成:腻子层、底漆层及面漆层,它主要是由有机材料构成,其缺点是保温隔热效果差,老化性能、亲水性、抗压及抗折强度等方面的性能也较差,达不到涂料工程及环保节能的要求。而苯板或挤塑板保温隔热效果虽然比较好,但相应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可忽视,它的防火性能差,高层建筑保温层的抗风压特别是抵抗负风压不安全;用于外粘苯板的胶和塑料胀钉是高分子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老化变脆,因而耐久年限有限,因此欧洲及我国都规定了不低于25年使用寿命的规定;将来外保温层的破坏将对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增加了废弃物流对环境的压力;外粘苯板不满足在建筑外墙上外贴釉面砖的需求,因万一发生火灾或经过20~30年,粘结胶和塑料膨胀钉到了使用年限时变硬、变脆,就会有釉面砖脱落的危险,因此在国标及地方标准中都要求外粘苯板的外装修是涂料。不仅如此,这种保温系统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使用苯板及挤塑板时的膨胀钉会使墙体开裂和渗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隔热系统操作难度大、隔热性能差、抗压强度低、粘接力差、附着力差、不耐冻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该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的制备材料如下:
硅酸盐水泥、膨润土、无机矿物纤维、憎水珍珠岩颗粒、添加剂、外加剂。
优选的,所述硅酸盐水泥、膨润土、无机矿物纤维、憎水珍珠岩颗粒、添加剂、外加剂之间的重量配比为2:1:0.2:0.5:0.1:0.2。
优选的,所述外加剂为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硝酸钙。
优选的,该无机防火防蚀保温岩浆的施工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硅酸盐水泥、膨润土、无机矿物纤维、憎水珍珠岩颗粒、添加剂和外加剂按2:1:0.2:0.5:0.1:0.2的比例进行混合;
步骤二:将保温系统专用界面剂按照水灰比1:4搅拌均匀,批刮或喷涂于基层上,并拉成锯齿状,厚度约为3mm;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混合物按照水灰比4:5.5均匀搅拌成无粉团的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横海节能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横海节能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5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