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超薄型锂银合金带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05079.9 | 申请日: | 2019-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5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胥会;李洒;黄云辉;余跃;谢勇;张灿;陈鑫龙;刘文健;李伟;汤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10/0525;H01M4/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超薄型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超薄型锂银合金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预定环境中,将锂加热至预定温度,使锂完全融化为液态锂;在第一预定环境中与预定温度下,按预定质量比在液态锂中加入银,搅拌预定时间,银液化,与液态锂完全混合均匀形成锂银固溶体;停止加热,锂银固溶体在第一预定环境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呈固态的锂银固溶体块;在第二预定环境中,将锂银固溶体块放入辊压机中进行辊压至预定厚度,得到预定厚度的锂银合金带,其中,预定温度大于180℃,第二预定环境为相对湿度低于10%的环境。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锂银合金带的厚度为4μm~200μm,且厚度均匀、连续性好,还具有优异的延展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超薄型锂银合金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二次电池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因具有工作电压高、自放电低、比容量大、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手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和航天航空等领域。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对其持航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开发高比能、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尤为重要。
锂电池能量密度取决于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容量以及放电电压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正极的容量,三元材料以及富锂、富锰这一类高容量高电压的正极材料近几年得到极大的发展。而负极材料目前主要仍集中在石墨,虽然石墨已被证明是迄今为止用于制作负极的最可靠材料,但它容纳的离子数量有限,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石墨负极已接近理论值,仍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锂金属作为最有潜能的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g,是石墨负极的十倍。此外锂金属还具有最负的电位(-3.040Vvs.标准氢电极),因此与其组成的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和高输出电压,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可充放金属锂电池的关键负极材料。
理论上,5μm厚的纯锂带的容量密度为1mAh cm-2,因此目前市场广泛售卖的锂金属负极(50μm)即使和已知所有的正极材料匹配组成电池,其负极容量仍然是远远过量。过量的锂不仅带来能源的浪费,还因锂极其活泼的化学性质容易起火发生爆炸。因此减薄锂带的厚度,可以减小无效锂的用量,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问题。然而,现在市售的锂带厚度基本都在50μm以上,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家可以定制厚度为30μm左右的锂带。锂带越薄价格越高昂,原因是锂金属极其活泼且质地十分柔软,在加工过程中常出现严重的粘附现象,生产前需要对加工的辊压机和卷绕机进行喷涂处理,避免锂粘附在设备上。加工完成后,还需要洗去锂带表面粘附的润滑剂、油渍等。清洗完毕后,还需要将锂带进行冷、热风干燥,这对生产设备和成本提出了极大的要求。因此,锂带生产前后需要极其繁琐、复杂的处理工序。此外,由于锂金属强度低,过度减薄拉伸会造成锂表面生成裂纹甚至断裂。而随着对锂离子、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制备超薄的锂带变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报道的方法中存在粘连、破坏锂表面的保护层、超薄出现裂纹等问题,因此难以实现几微米、小于三十微米超薄锂带的制备。
在现有技术中,锂带制备工艺一般采用挤压成型,如专利CN204564801U、CN101497088B,最薄可以做到几十微米的厚度。如,天津中能锂业可生产30μm-80μm的锂带;无锡新锋锂业的超薄型锂带为50μm-100μm。然而,目前还没有采用传统工艺生产出厚度小于30μm锂带的报道。此外,虽然电化学沉积、电镀等方法可以制备10μm左右的锂箔,然而这些方法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电化学沉积、电镀还会产生大量的对人体、环境有危害的有机溶液,根本没法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金属锂带生产方法中出现的粘连、难以制备超薄锂带的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超薄型锂银合金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超薄型锂银合金带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第一预定环境中,将锂加热至预定温度,使锂完全融化为液态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5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