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光学膜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05059.1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B69/10 | 分类号: | C09B69/10;C09D4/02;G02B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反应物 制备 光学膜片 无水四氢呋喃 二氯亚砜 去除 丙烯酸 罗丹明类染料 层析柱分离 二氯甲烷 亮度损失 染料单体 热稳定性 甲醇 羟基 显示器 洗涤 并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光学膜片,该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罗丹明类染料加入二氯亚砜中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并将所述第一反应液中的所述二氯亚砜去除,得到第一反应物;将所述第一反应物、丙烯酸4‑羟基R酯加入无水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第二反应液;将所述第二反应液中的所述无水四氢呋喃去除,得到第二反应物;采用二氯甲烷和甲醇对所述第二反应物进行洗涤,并用过层析柱分离,得到染料单体。本发明的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光学膜片,能够提高染料的热稳定性,进而降低显示器的亮度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光学膜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器的色域也在不断提升。高色域意味着显示器能够显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具有更强的色彩展现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在显示过程中出现失真和色块的情况。由于色彩的种类增加,使得显示器中画面的色彩切换可以更加自然,使得画面的层次更加地分明,能够展现更多的细节和更接近真实的效果。
对于液晶显示器,由于屏幕本身并不具备自发光属性,提升色域主要是通过三原色(红、绿、蓝)的彩膜滤光片来实现;此外,也可以通过背光的调整来进行色域的提升,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提升背光纯度的方式:采用蓝色LED和红绿荧光材料的背光;采用量子点(QD)背光技术。
然而,由于在提升色域的过程中并未对红绿蓝三原色光进行提纯,也即存在青绿光和黄橙光,因此上述两种色域提升方法使得最终发出的红绿蓝三原色光并不纯净。随着色域的提升,光的穿透也随之下降,从而难以实现在色域提升的同时实现亮度的提升。
虽然目前通过罗丹明类材料对RGB之外的杂光进行吸收,但是罗丹明类染料在最大吸收峰的左侧有一个肩峰,会吸收部分的蓝光、绿光,由于罗丹明类染料容易产生团聚,引起肩峰的吸收增强,而绿光部分直接影响穿透率,从而导致穿透率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光学膜片,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光学膜片,能够在提高三原色光的纯度的同时,提高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罗丹明类染料加入二氯亚砜中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
将所述第一反应液中的所述二氯亚砜去除,得到第一反应物;
将所述第一反应物、丙烯酸4-羟基R酯加入无水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第二反应液;
将所述第二反应液中的所述无水四氢呋喃去除,得到第二反应物;
采用二氯甲烷和甲醇对所述第二反应物进行洗涤,并用过层析柱分离,得到染料单体。
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光学膜层,其材料包括染料单体、树脂、光引发剂;所述染料单体包括:
其中R6的结构包括直链烷烃、有支链的烷烃、烷氧基的直链、支链的烷烃、含有酯基的链状物、F取代烷烃衍生物、通过烷氧基以及酯基相连接的共轭结构以及含有杂环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F取代烷烃衍生物基团中的碳链长度的范围为1~30。
本发明的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光学膜片,通过将罗丹明类染料加入二氯亚砜中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并将所述第一反应液中的所述二氯亚砜去除,得到第一反应物;将所述第一反应物、丙烯酸4-羟基R酯加入无水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第二反应液,并将所述第二反应液中的所述无水四氢呋喃去除,得到第二反应物;采用二氯甲烷和甲醇对所述第二反应物进行洗涤,并用过层析柱分离,得到染料单体。由于对罗丹明类染料进行单体化,而单体化后的罗丹明类染料的稳定性较强,从而避免发生聚合反应,降低吸收蓝、滤光的能量,在提高三原色光的纯度的同时,提高了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5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