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玻璃控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405014.4 | 申请日: | 2019-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廖津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动作 输入模块 智能玻璃 控制装置 施加 透光度 延迟 控制装置配置 总时长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玻璃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借助于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调节智能玻璃的透光度,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配置成:检测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判断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反应延迟时间;以及如果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大于反应延迟时间,则随着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的增加,根据所设定的总时长T和最小调节幅度△调节智能玻璃的透光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玻璃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玻璃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车辆玻璃产品中,为了防止日照强烈时阳光直接照射到车内乘员,通常会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贴上深色的透光膜以降低玻璃的透光度。
然而,利用透光膜调节玻璃的透光度灵活性较差,并且透光膜时间久了会出现老化现象,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另外,酒店、宾馆等场所经常需要用到隐私玻璃,隐私玻璃的颜色较暗,能够起到遮光作用以保护乘客隐私。这种隐私玻璃一般也是通过在玻璃上增加特殊涂层或在玻璃内侧贴膜来实现,因此同样存在无法调整玻璃透光度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玻璃产品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玻璃的控制装置,其能够在不同光照环境下调节玻璃透光度(也可称为“透光率”),满足了用户对智能玻璃的需求。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玻璃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借助于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调节智能玻璃的透光度,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配置成:检测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判断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反应延迟时间;以及如果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大于反应延迟时间,则随着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的增加,根据所设定的总时长T和最小调节幅度△调节智能玻璃的透光度。
根据一优选示例,该控制装置配置成:随着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每增加t时长,使智能玻璃的透光度增大或减小△幅度,其中t=T*△。
根据一优选示例,该控制装置配置成:随着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每增加0.2s,使智能玻璃的透光度增大或减小10%。
根据一优选示例,该控制装置还配置成:如果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应延迟时间,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检测到双击动作,并且在检测到双击动作的情况下,将智能玻璃的透光度直接调节至0%或100%。
根据一优选示例,如果施加在输入模块上的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应延迟时间,则进一步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消抖时间,其中所述消抖时间小于所述反应延迟时间,
其中,如果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所述消抖时间,则进一步判断在双击按压间隔内是否再次检测到施加在所述输入模块上的另一按压动作,
其中,如果在所述双击按压间隔内再次检测到施加在所述输入模块上的另一按压动作,并且所述另一按压动作的持续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应延迟时间且大于所述消抖时间,则确定检测到双击动作。
根据一优选示例,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按键,并且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当检测到施加在所述第一按键上的按压动作时,相应地增大智能玻璃的透光度。
根据一优选示例,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二按键,并且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当检测到施加在所述第二按键上的按压动作时,相应地减小智能玻璃的透光度。
根据一优选示例,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三按键,并且所述控制装置配置成当检测到施加在所述第三按键上的按压动作时,将智能玻璃的透光度调节至默认值。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系统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5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