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赶黄草防治肾性蛋白尿新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04502.3 申请日: 2019-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0755458A 公开(公告)日: 2020-02-07
发明(设计)人: 袁叶飞;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185 分类号: A61K36/185;A61P13/12;A23L33/10;A23L33/105;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46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赶黄草 肾性蛋白尿 新用途 保健食品 制备 临床应用 尿蛋白 防治 肾病 试验 应用
【说明书】: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赶黄草及其制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赶黄草及其制备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在防治肾性蛋白尿的新用途。试验表明,赶黄草具有降低肾病的尿蛋白作用。本发明扩大了赶黄草的应用范围,为赶黄草在防治肾性蛋白尿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赶黄草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赶黄草在防治肾性蛋白尿的新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赶黄草是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的干燥地上部分,为苗族民间民间药食两用植物,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赶黄草性平、味苦、微辛、无毒、归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黄疸、经闭、水肿、跌打损伤等。赶黄草归肝经,对肝病具有治疗作用,赶黄草在苗家民间有上千年的用药史,为苗族人民治疗肝病,发挥出了独特疗效,被誉为“神仙草”。现代临床也广泛用于治疗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

蛋白尿是肾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蛋白尿不但反应肾脏的损伤程度,同时也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若蛋白尿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肾组织进行性纤维化,继而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病。肾性蛋白尿多属于中医学“虚劳”“水肿”等范畴。赶黄草归肾经,主治水肿,因此赶黄草也具有防治肾性蛋白尿的作用。目前尚未见赶黄草在防治肾性蛋白尿方面的研究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赶黄草防治肾性蛋白尿的新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赶黄草及其在制备具有防治肾性蛋白尿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赶黄草及其在制备防治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肾病、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隐匿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和紫癜性肾炎等肾性蛋白尿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赶黄草为赶黄草原药材、或赶黄草提取物、或赶黄草有效部位。所述提取物为赶黄草按常规方法提取制备得到,常规提取方法为煎煮提取、超声提取、渗漉提取、浸渍提取、回流提取;所述提取物包括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10~90%乙醇提取物、以及10~90%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依次先后萃取或择一萃取得到的萃取物。所述有效部位为为赶黄草提取物经过进一步精制纯化得到的具有活性的一类化合物,所述精制纯化工艺包括水提醇沉、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大孔树脂柱分离、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赶黄草可与其他药食两用中药合用组成组合物,组合物中赶黄草为赶黄草原药材、赶黄草提取物、或赶黄草有效部位;组合物中药食同源中药包括但不限于陈皮、香附、枳实、玫瑰花、沙棘、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灵芝、山药、黄芪、白术、甘草、大枣、杜仲、核桃仁、红景天、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阿胶、百合、麦冬、石斛、玉竹、枸杞子、桑椹、黑芝麻、山楂、麦芽、谷芽、茯苓、薏仁、冬瓜皮、白茅根、粉葛、薄荷、桑叶、菊花、柴胡、三七、茜草、蒲黄、酸枣仁、远志、合欢皮、绞股蓝、刺五加、桑寄生、木瓜、白果、芡实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组合物可以是赶黄草与上述中药为原料组成的任何形式,如赶黄草与上述中药混合后经粉碎得到的组合物,或赶黄草与上述中药混合/分别按常规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或提取物进一步经过精制纯化工艺得到的有效部位,还可以是所述提取物/有效部位进一步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备得到的常规口服剂型;常规提取方法为煎煮提取、超声提取、渗漉提取、浸渍提取、回流提取;所述提取物包括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10~90%乙醇提取物、以及10~90%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依次先后萃取或择一萃取得到的萃取物。所述有效部位为赶黄草提取物经过进一步精制纯化得到的具有活性的一类化合物,所述精制纯化工艺包括水提醇沉、萃取、硅胶色谱柱分离、大孔树脂柱分离、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未经西南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