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威金斯式煤气柜运行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3761.4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7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方喆;李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威金斯式 煤气 运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威金斯式煤气柜运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进气总管,煤气从进气总管进入;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为进气总管的分支管道;第一煤气柜和第二煤气柜,第一煤气柜连接第一进气支管,第二煤气柜连接第二进气支管;第一出气支管和第二出气支管,第一出气支管连接第一煤气柜,第二出气支管连接第二煤气柜;出气总管,出气总管为第一出气支管和第二出气支管的汇总管道;回流管道,回流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煤气柜和第二煤气柜;合成管道,合成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煤气柜和第二煤气柜。本发明有利于煤气柜使用寿命的增加,并且使用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煤气运行装置及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威金斯式煤气柜运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煤气是钢铁企业内部中等热值的气体燃料。可以单独作为工业窑炉的燃料使用,也可和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配合成各种不同热值的混合煤气使用。转炉煤气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毒性很大,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必须严防泄漏。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在高温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回收的顶吹氧转炉炉气含一氧化碳60~80%,二氧化碳15~20%,以及氮、氢和微量氧。转炉煤气的发生量在一个冶炼过程中并不均衡,成分也有变化。通常将转炉多次冶炼过程回收的煤气输入一个储气柜,混匀后再输送给用户。
目前国内转炉煤气均采用威金斯煤气柜进行煤气的回收,一个炼钢对应一座煤气柜或者两座煤气柜,在实际煤气柜的建造当中均采用两段式的威金斯煤气柜,其运行方法无外乎单独运行和两段式煤气柜的直列运行。近些年来,随着单段式煤气柜的优势体现的越来越明显,橡胶膜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橡胶膜制造长度可达到27m,其主要受限于橡胶膜厂家的鄂式硫化机的硫化长度,而橡胶膜的强度难题已不再是限制性因素。
通过对煤气柜的运行方法的检索,目前发现有两段式煤气柜与单段式煤气柜的并联运行方式,但其中的内容描述只给出了煤气柜并联运行的大概,且在具体实行当中单段煤气柜的压力设定影响煤气柜的运行方式,即单段柜压力位于两段式柜压力之间和高于两段式最大压力,每一种的运行方式一旦设定不合理,容易导致煤气柜在实际运行当中频繁报警,甚至有些未考虑的因素会导致活塞冲顶和落底事故。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本领域亟须一种单段式煤气柜,既可保留其在运行工艺中的结构优势,又能不再受建设柜容的限制,在实际中可以根据炼钢回收能力及加压站的压送能力,重新设计容量合理的煤气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威金斯式煤气柜运行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威金斯式煤气柜运行系统,包括:进气总管,煤气从进气总管进入;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为进气总管的分支管道;第一煤气柜和第二煤气柜,第一煤气柜连接第一进气支管,第二煤气柜连接第二进气支管;第一出气支管和第二出气支管,第一出气支管连接第一煤气柜,第二出气支管连接第二煤气柜;出气总管,出气总管为第一出气支管和第二出气支管的汇总管道;回流管道,回流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煤气柜和第二煤气柜;合成管道,合成管道分别连接第一煤气柜和第二煤气柜。
进一步地,第一进气支管设有第一切断阀,第一切断阀设置于第一煤气柜的上游;第二进气支管设有第二切断阀,第二切断阀设置于第二煤气柜的上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切断阀和第二切断阀的动作时间≤18s。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切断装置,切断装置设置于第一切断阀的上游,以及第二切断阀的上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切断装置,切断装置设置于第一切断阀和第一煤气柜之间,以及第二切断阀和第二煤气柜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切断装置,切断装置设置于第一出气支管上,以及第二出气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端连接器
- 下一篇:多模块集成内插器和由此形成的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