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3672.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邹干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电路 升压电路 控制电路 耳机盒 输出电流 耳机 无线耳机组件 输入电流 提示信息 外界电流 输出 预设 电池 电池充电 升压 耦接 申请 充电 提示 | ||
本申请公开了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其中耳机盒包括电池、充电电路、升压电路和控制电路,充电电路用于接收外界电流对电池充电;升压电路用于将电池的电压进行升压并输出至耳机,以供耳机进行充电;控制电路耦接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控制电路用于获取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和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在充电电路接收到外界电流时,若控制电路判断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在升压电路输出电流时,若控制电路判断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供过流提示,主动地保护耳机盒与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耳机盒与无线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通过配置成套的耳机盒,便于在不使用时对耳机进行收纳保护。一些无线耳机的耳机盒还可以用于对耳机进行充电。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为了功能和设计上的优化逐步取消了耳机孔,无线耳机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与之配套的耳机盒也成为人们选购耳机时的一个重要考虑部分。
耳机盒需要外接电源以进行充电,并通过将存储的电能传输至耳机实现对耳机充电。一些无线耳机的耳机盒在使用外接电源进行充电或者耳机盒对耳机充电时,如果耳机盒或耳机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过流或短路,导致损坏耳机盒或耳机的内部零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耳机盒和无线耳机组件,能够提供过流提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容置耳机的耳机盒,耳机盒包括电池、充电电路、升压电路和控制电路;充电电路耦接电池,用于接收外界电流对电池充电;升压电路,耦接电池,用于将电池的电压进行升压并输出至耳机,以供耳机进行充电;控制电路分别耦接充电电路和升压电路,控制电路用于获取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和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
其中,在充电电路接收到外界电流时,控制电路判断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在升压电路输出电流时,控制电路判断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若大于或者等于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组件,包括耳机以及上述耳机盒,耳机盒用于容置耳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控制电路获取与之耦接的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进而在外界电流对耳机盒进行充电时,能够在判断充电电路的输入电流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进行充电过流提示,如此耳机盒的故障能够被及时获知,而且第一提示信息还能够便于对故障的精准排除,避免过大的充电电流对耳机盒的电路和电池造成损坏。控制电路还可以获取与之耦接的升压电路的输出电流值,耳机盒在对耳机进行充电时,控制电路能够在判断升压电路的电流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进行放电过流提示,如此使用者可以及时获知耳机盒的升压电路异常并便于及时排查确定故障,同时避免放电过流过大导致耳机盒对耳机造成损坏。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能够为耳机盒和耳机提供多维度的保护,有效降低耳机盒和耳机损坏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耳机盒实施例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无线耳机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