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荔枝小叶杀梢剂及使用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3639.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0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栋梁;李建光;郭利芳;韩冬梅;王静;潘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9/00 | 分类号: | A01N59/00;A01P21/00;A01G7/06;A01G13/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叶 荔枝 氯酸钾溶液 果树栽培 效果稳定 可去除 老叶 嫩梢 树体 药害 应用 生长 天气 | ||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荔枝小叶杀梢剂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荔枝小叶杀梢剂,其有效成分为氯酸钾溶液。本发明所述的杀梢剂具备杀梢效率高,对树体不同阶段的嫩梢兼可去除,药害小,且不影响芽、茎和老叶的生长,毒性小,对环境及人体没有危害杀捎效果稳定,不受天气温度等的影响,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荔枝小叶杀梢剂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属于无患子科,为亚热带常绿植物,广泛种植于南亚亚热带地区及中南美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在我国,荔枝种植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份为主,荔枝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荔枝生产过程中,其成花受到冬春季节温度的影响较大。冬季的持续低温有利于荔枝的成花过程,而持续高温则容易导致荔枝的冬梢抽生出新梢,从而会消耗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不利于翌年花序的形成和坐果。因此,控制好冬梢的萌发是荔枝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冬季温度较高的年度需要一些人工辅助的手段来控制冬梢的萌发,最常用的技术为环割环剥技术或者喷施多效唑等延缓冬梢萌发的药剂。如果环割环剥技术和喷施多效唑不能有效的控制冬梢萌发,对于部分萌发的冬梢可以采用人工除小叶及喷施杀梢的药剂处理来控制冬梢的萌发。目前,市场上杀梢的药剂比较多,很多具有剧毒,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性。其中乙烯利,百草枯等杀梢药剂在生产上应用的最为广泛。
目前,生产上使用乙烯利来杀冬梢较为普遍,但是乙烯利处理冬梢的效果受新梢发育状态、浓度、气候、树势及栽培技术管理的影响。乙烯利处理浓度过高容易对成熟老叶造成伤害引起叶片脱落并造成树势衰弱。百草枯因其较强的毒性已被禁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适用范围更广的荔枝新杀梢剂对于荔枝产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的脱荔枝小叶杀梢剂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荔枝小叶杀梢剂,其有效成分为氯酸钾溶液。
氯酸钾为无色或白色的白色粉末,具有强氧化性,为易燃易爆的管制性化学品。其广泛用于炸药、烟花、鞭炮、高级安全火柴、医药、摄影药剂、分析试剂、氧化剂及火箭、导弹推进剂等。氯酸盐是一类有强毒性的氧化剂,曾被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大量施用。近年来,氯酸钾诱导龙眼成花现象被发现,并在主要龙眼产区大规模应用。目前,尚未有将氯酸钾溶液用于杀荔枝冬梢的任何报道,且氯酸钾溶液杀梢的使用时间,使用浓度及使用后方法都未可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杀梢剂的使用浓度为500-1000ppm。使用浓度大于1000ppm容易造成老叶受害,使用浓度小于500ppm部分较大嫩叶不能脱落,浓度在500-1000ppm时,对老叶,茎等组织无不良影响,不会削弱树势。与乙烯利相比,氯酸钾溶液对不同大小的叶片均有效果,不存在因使用不当造成的脱叶,树势衰弱等缺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杀梢剂的使用浓度为500-800pp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杀梢剂的使用浓度为667ppm。
如上所述的杀梢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已萌发的荔枝新梢嫩叶进行喷洒浓度为500-1000ppm的氯酸钾溶液,至嫩梢滴水停止喷洒。
如上所述的杀梢剂在荔枝控制冬捎方面的应用。此应用主要是为了将提前长出来的叶子打掉,以防止长出来的叶子将营养成分消耗掉,保证荔枝在该开花时间可以尽可能的成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