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PE塑料瓶盖再生加工周转箱专用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2920.9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申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3/02;C08L51/06;C08K9/04;C08K3/26;C08K3/38;C08K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周转箱 专用料 加工 机械性能 废旧塑料再生 加工成型性 周转箱使用 资源再利用 再生 功能助剂 使用寿命 组合作用 再生料 切粒 塑炼 制备 过滤 破碎 清洗 挤出 回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PE塑料瓶盖再生加工周转箱专用料的方法,涉及废旧塑料再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瓶盖清洗,(2)瓶盖破碎,(3)再生料制备,(4)塑炼,(5)过滤,(6)挤出,(7)切粒;本发明通过对废旧PE塑料瓶盖的回收和加工制得周转箱专用料,不仅实现了废旧PE塑料瓶盖的资源再利用,并且通过多种功能助剂的组合作用使所制专用料适用于周转箱的加工,加工成型性好,所制周转箱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在保证周转箱使用质量的同时延长周转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塑料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PE塑料瓶盖再生加工周转箱专用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周转箱,也称为物流箱,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主要采用食品级的环保LLDPE材料,经过世界上最先进的旋转模压工艺一次成型精制而成,配有海洋不锈钢锁扣,底部配有橡胶防滑垫。
塑料瓶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容器,在使用后通常被废弃。为了避免废弃塑料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对塑料瓶进行回收利用,经再生处理后制成多种塑料制品。而塑料瓶的瓶身通常由软质塑料制成,瓶盖由硬质塑料制成,因此在回收利用时可以将瓶身和瓶盖经分离后分别再生加工成不同的塑料制品。
为了实现废旧塑料瓶的再生利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PE塑料瓶盖再生加工周转箱专用料的方法,将废旧PE塑料瓶盖经再生处理后制得周转箱专用料,经其加工制成的周转箱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满足周转箱的使用需求,并且延长周转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旧PE塑料瓶盖再生加工周转箱专用料的方法,该方法控制参数明确且重复性好,所制改性塑料颗粒适用于周转箱的加工,能显著提高周转箱的机械性能,满足周转箱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废旧PE塑料瓶盖再生加工周转箱专用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瓶盖清洗:将废旧PE塑料瓶盖置于清洗池中浸泡,浸泡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并烘干;
(2)瓶盖破碎:将瓶盖通过粗破碎制成长度1-5cm的片料,再经细破碎制成长度0.1-0.5cm的片料,即得瓶盖废料;
(3)再生料制备:将瓶盖废料、增强剂、增韧剂、相容剂、无卤阻燃剂和抗氧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得再生料;
(4)塑炼:将再生料加入挤出机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塑化;
(5)过滤:在挤出机上安装过滤器,采用粗滤与细滤相组合的过滤方式;
(6)挤出:将过滤后的熔体挤出成条状结构,通过水冷箱冷却成型,并经烘箱干燥;
(7)切粒:将烘干后的条状塑料牵引至切粒机,切割成颗粒状。
所述增强剂选自纳米碳酸钙、云母粉中的一种。
所述纳米碳酸钙经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改性处理,其改性操作为:向纳米碳酸钙中加入95%乙醇,再加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偶氮二异丁腈,加热至回流状态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用95%乙醇离心洗涤三次,并烘干至恒重,最后制成纳米粉体,即得改性纳米碳酸钙。
纳米碳酸钙经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改性后显著提高其增强作用,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经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生成的聚合物渗入到纳米碳酸钙结构内部,从而增强所制改性塑料的机械性能。
所述增韧剂选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2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