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00748.3 | 申请日: | 201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刚;宋和立;李恒;张福;许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杨晓欣 |
| 地址: | 6100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模线 自动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根据工序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确定工序产品单元数量与上、下模工作线条集合;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是则提取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并合并各元素;得到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并输出。否则生成补充曲线并输出到补充曲线集合并非闭环工作线条集与补充线条集各元素,得到初版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并对初版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及修正;得到非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最后输出最终模具产品分模线。本发明能够自动进行模具分模线设计,大量消除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设计技术中,对于模具分块及分模线的布设,尚没有特定的方案。一般是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的整体情况,通过肉眼观察和主观判定,然后通过大量的修改得出较合理的设计结果。因此,目前模具分模线的设计具有工作重复性高、设计效率低、设计精度低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模具分模线设计,设计效率高、设计精度高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
B、根据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
C、确定工序产品单元数量与上、下模工作线条集合;
D、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是,则执行步骤F;否,则执行步骤H;
F、提取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并合并各元素;
G、得到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后执行步骤M;
H、微分处理,得到工序产品轮廓简化曲线并输出到对应集合;
I、自动生成补充曲线并输出到补充曲线集;
J、合并工作线条集与补充线条集得到初版的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
K、对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
L、得到非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
M、输出最终模具产品分模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K所述对曲线进行优化和修正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K1、判断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是否需要优化,如果是则执行步骤K2,否则执行步骤K3;
K2、对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优化;执行步骤K1;
K3、以其它模块调用当前曲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K4,否则执行步骤L;
K4、提取其他模块修正分割曲线的评价系数并建立评价系数集,执行步骤K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所述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包括:工序信息(WPName)、工作线条集合(Curve_Set)、工作轴系集合(Axis_Set)、工作区域集合(Area_Set)、工序产品轮廓线(PC)、工序产品型面(PS)、模具高度尺寸(Height)、偏置皮面(S_Offset)、工序产品可有效定位区域(Location_Area)、导向方式(Guide_Style)。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B所述根据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具体为:根据分模线围成规则的相关性,空间结构的一般性以及不同工序的特殊性,采集对应工序的工作线条集合与工作轴系集合以及工作区域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准斜楔智能匹配方法
- 下一篇:基于知识挖掘的服装款式个性化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