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视觉联合感知的海上执法侦察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99849.3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谭亮;王兴众;李家志;罗威;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T5/0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孙方旭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感知 感知 海上目标 侦察 基于机器 态势感知 侦察系统 海上 前部 工作站 联合 视觉 复杂背景 后部区域 技术手段 目标识别 数据发现 特征信息 多源 学习 舰船 后台 取证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联合感知的海上执法侦察系统,包括前光电感知设备、后光电感知设备、态势感知设备、深度学习工作站,前光电感知设备、后光电感知设备分别位于执法船前部、后部区域,用于前部和后部的海上目标侦察感知,深度学习工作站是后台目标识别的计算中心,用于计算前光电感知设备、后光电感知设备、态势感知设备的数据发现海上目标信息。通过多方式侦察和深度学习感知技术手段,达到准确、迅速识别海上目标特征信息效果;实现复杂背景环境下实时增强感知,提升执法舰船海上精确侦察能力;具有多源海上目标联合侦察感知、实现能力,提高海警船联合侦察取证和复杂态势掌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电子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联合感知的海上执法侦察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执法舰艇赋予的使命任务,在执法过程中,舰船面临多种复杂态势,特别是突发执法过程中快速反应情况,执法舰船需要针对这些态势做出快速、可靠和精确打击的指挥控制。
当前执法船海上侦察任务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海上单一方式识别目标不利
由于海上环境常常变幻多样,执法舰船感知图像往往出现看不清、看不远、看不准情况。在海上执行任务场景中,仅仅通过单一可见光学传感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常常难以发现或易丢失目标,发现目标也不能有效判断哪些是敌方目标舰船、哪些是我方舰船、哪些是民船,而往往是通过人工问询、经验判断等方式进行识别,系统智能化工作水平不高。
2)海上多目标实时处理困难
海上气候环境实时多变、环境背景复杂,执行任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机器视觉感知的多个目标进行及时处理,再加上进行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需要大量并行协同计算,执法过程需要实时生成输出识别结果,在如何快速而准确识别成为执法船侦察感知的难点。
3)海上复杂态势信息综合能力不足
当前执法船上的导航雷达、搜索雷达、光电探测等设备虽然能够发现周围舰船,但是目标信息存在不一致型,并不能够有效综合目标信息。这对于执法船准确了解周围环境、掌握现场情报态势、高效执行任务是极为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联合感知的海上执法侦察系统,具有多源海上目标联合侦察感知、实现能力,提高海警船联合侦察取证和复杂态势掌控能力,用于军、警、公务、执法船舶在复杂态势下海上侦察指挥,利用该系统可有力提升执法舰船态势信息处理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光电感知设备、后光电感知设备、态势感知设备、深度学习工作站,前光电感知设备、后光电感知设备分别位于执法船前部、后部区域,用于前部和后部的海上目标侦察感知,态势感知设备用于海上执法侦察的联合感知和多源融合计算;深度学习工作站用于前光电感知设备、后光电感知设备、态势感知设备输出海上目标信息的识别学习和数据比对。
按上述技术方案,前光电感知设备、后光电感知设备均由可见光传感器、红外成像传感器、激光成像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集成在伺服转台之中。
按上述技术方案,深度学习工作站将实时获取的目标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和图像增强,并进行提取目标特征和图像初步分类识别,对照特征舰船库分析,并基于舰船模型库进行深度学习,实时进行目标分类标记和目标识别。
按上述技术方案,深度学习工作站还结合雷达、AIS、导航系统强化目标信息确认。
按上述技术方案,深度学习工作站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CNN)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构建多层次神经网络模型。
按上述技术方案,基于GPUs(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多图像处理单元)并行协同进行多目标的图像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