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VDC系统换相过程的可行域描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99279.8 | 申请日: | 2019-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曾沅;李岩;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G06F30/20;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韩帅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vdc 系统 过程 可行 描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VDC系统换相过程的可行域描述方法,包括:(1)建立仿真模型;(2)确定参数取值空间;(3)选取参数值;(4)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5)对参数取值空间的全部点进行仿真;(6)形成换相可行域;本发明在对于换相失败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可行域思想,通过计算机仿真建立起故障前参数与故障后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由此得到故障前参数空间的换相可行域,以此可以对于一定工况下的HVDC系统在故障条件下是否发生换相失败做出判断;此方法可以克服现有HVDC系统换相失败防御策略的换流母线压降判据不够精确的缺点,避免了由误判或者漏判带来的换相失败防御策略误动或者拒动所造成的直流输送功率波动等不良后果,对大容量长距离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HVDC系统换相过程的描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HVDC系统换相过程的 可行域描述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和区域发展特性,我国的东西部在能源生产消费方面出现了 很大程度的不均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数十个高电压、远距离、大 容量的西电东送大通道其中,凭借在区域互联,远距离输电方面的技术优势,高压直流输 电(HVDC)成为了西电东送工程中的重要一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HVDC也有其自身特有的缺陷,换相失败便是HVDC系统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换相失 败将导致直流电流过大、直流输电输送功率减少、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换流阀寿命缩短, 以及逆变侧弱交流系统电压不稳定等不良后果。如果控制不当,还会引发后续的换相失败,最终导致直流传输功率中断,产生互联电网的稳定性问题。因此,采取相应的防御控制策略,对减少换相失败的发生几率,保证HVDC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 前运行的HVDC系统采用的换相失败抑制策略主要是检测到交流系统发生故障后采取提前 发出触发脉冲,控制直流电流等方式对于HVDC系统进行控制。其启动判据是通过电压互 感器采集换流站母线三相电压,对其进行处理后与启动门槛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对系统 进行控制。换言之,是将HVDC系统逆变侧交流故障引起的换流母线电压降作为判断换相 失败是否发生的依据。但从换相失败的原理上分析,系统处于不同运行状态或者遭遇到不 同交流故障时,能够引起换相失败的故障压降是不同的,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判据, 无法精确预判换相失败是否会发生,有可能出现误判或者漏判,从而造成换相失败防御策 略的误动或者拒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基于换相失败的原理分析,提供一种在故障前参数空间 中的HVDC系统换相过程的可行域描述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判HVDC系统在交流故障发生时是否会发生换相失败,克服由于换流母线压降判据不够精确而可能造成的换相失败预防控制策略误动或者拒动,对于减少HVDC系统输送功率波动,维持 HVDC系统稳定运行,提升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安全性具有一定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1)建立仿真模型
根据所研究的HVDC系统及其相关整流侧与逆变侧交流系统建立符合精度要求的仿 真模型;
(2)确定参数取值空间
确定要研究的交流故障参数以及故障前HVDC系统运行参数的取值空间;
(3)选取参数值
在步骤(2)所确定的参数取值空间中选取一组参数值;
(4)判断是否发生换相失败
按照步骤(3)选取的参数值对模型进行设置,开始仿真,对于整个故障过程中逆变侧 系统的关断角γ进行观测,并判断其是否出现满足如下换相失败机理判据的情况:
γ<γmin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证明该故障过程中发生了换相失败,那么此运行点便不在所研究 HVDC系统的换相可行域中;如未出现,则运行点位于换相可行域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