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弹跳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8123.8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耿英三;李元钊;王子寒;闫静;彭晶;邓云坤;王科;谭向宇;马仪;李昊;陈宇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跳 真空 灭弧室触头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弹跳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包括触头片、触头托盘、线圈、杯托及导杆,其中,线圈的两端分别与触头托盘、杯托连接,触头片嵌在触头托盘上;杯托的中心处设有环形凸起,触头托盘与杯托之间设有弹性柱,弹性柱的两端分别与环形凸起、触头托盘接触;导杆与杯托远离弹性柱的一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触头结构通过设置弹性柱与环形凸起来吸收触头合闸产生的反作用力,减弱了触头合闸过程中的弹跳现象,解决了弹跳时间长、弹跳幅度大、容易产生熔焊等问题,避免了触头电磨损加重,延长了真空灭弧室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弹跳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动触头碰撞静触头后被其反作用力推开,然后再接触再被推开,如此反复的现象叫做触头弹跳。
带载工作的断路器由于触头弹跳的反复动作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从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同时也将产生电流很大的电弧引起高温烧损触头,甚至发生熔焊现象。熔化的金属粘连着动静触头,形成了所谓的“液态金属桥”,随着动触头的分离动作将使触头表面凹凸不平,导致触头电磨损加重,影响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弹跳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以解决目前触头弹跳影响真空灭弧室的开断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弹跳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包括触头片、触头托盘、线圈、杯托及导杆,其中,
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头托盘、所述杯托连接,所述触头片嵌在所述触头托盘上;
所述杯托的中心处设有环形凸起,所述触头托盘与所述杯托之间设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形凸起、所述触头托盘接触;
所述导杆与所述杯托远离所述弹性柱的一侧连接。
可选的,所述触头托盘的一端设有嵌入槽,所述触头片嵌在所述嵌入槽内;
所述触头托盘的另一端设有环形槽,所述弹性柱嵌在所述环形槽内。
可选的,所述触头托盘的一端对称设有定位槽,所述线圈嵌在所述定位槽内。
可选的,所述线圈为横磁线圈或纵磁线圈。
可选的,所述线圈为杯状横磁线圈或杯状纵磁线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弹跳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包括触头片、触头托盘、线圈、杯托及导杆,其中,线圈的两端分别与触头托盘、杯托连接,触头片嵌在触头托盘上;杯托的中心处设有环形凸起,触头托盘与杯托之间设有弹性柱,弹性柱的两端分别与环形凸起、触头托盘接触;导杆与杯托远离弹性柱的一侧连接。触头合闸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互相接触,触头间的反作用力通过触头托盘传递给弹性柱,弹性柱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吸收了因触头间刚性碰撞而产生的弹跳力;同时,弹性柱又将反作用力传递至杯托的环形凸起处,因环形凸起受力面积小,在承受较大反作用力时易产生微小塑性形变,变形过程汇总进一步吸收反作用力。通过两种方式吸收反作用力,能够减弱触头合闸过程中的弹跳现象,解决弹跳时间长、弹跳幅度大、容易产生熔焊等问题,避免触头电磨损加重,延长真空灭弧室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低弹跳真空灭弧室触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8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