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菌渣无土栽培天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7699.2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0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夫果;王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乌岩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0;A01G24/12;A01G18/40;A01G18/20;A01G18/55;A01G18/5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55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无土栽培 天麻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废弃菌渣无土栽培天麻方法,突破传统天麻栽培的工艺形式,选择气候适宜天麻生长的林区,准备无病虫害的天麻种和木椴蜜环菌;将废弃菌渣搅碎;将搅碎菌渣与砂粒进行搅拌均匀混合;将砂粒菌渣装入纱布袋并压实;将主刺锥插入菌渣袋形成主插孔;保持主刺锥和副刺锥插入菌渣袋的状态进行水煮;将无土菌渣袋取出后直接装入已消毒的密封袋中并晾凉;在欲栽培的目标地挖出多个栽培坑;拔掉主刺锥和副刺锥;将木段蜜环菌插入到主插孔中,将天麻种插入到副插孔中,使木段蜜环菌与天麻种接触;将多个种包摆放在栽培坑中,并进行盖土。本发明合理利用废弃菌渣的养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且营养充足,可栽培出高质量的天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麻栽培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菌渣无土栽培天麻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但是传统的栽培方法缺陷很多,例如在接菌种时,采用菌材菌枝,必须由长出的新菌索接触到新材鱼鳞口木质部才开始接菌,加上菌索顶端仅0.5—1毫米的接触面,接触点可想而知,大大降低了接菌成功率,而且增加了杂菌污染几率;栽培中,无法保证土壤的正常干湿度,导致产量和质量非常低。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利用废弃菌渣的养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且营养充足,可栽培出高质量的天麻的废弃菌渣无土栽培天麻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弃菌渣无土栽培天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气候适宜天麻生长的林区,准备无病虫害的天麻种和木椴蜜环菌;
(2)准备新鲜或未完全腐败的废弃菌渣,将废弃菌渣搅碎,制成搅碎菌渣;
(3)将搅碎菌渣与砂粒进行搅拌均匀混合,制成砂粒菌渣;
(4)准备纱布袋,将砂粒菌渣装入纱布袋并压实,然后捆扎袋口,制成菌渣袋;
(5)准备主刺锥和副刺锥,将主刺锥插入菌渣袋形成主插孔,将副刺锥插入菌渣袋形成副插孔,并使副插孔与主插孔相连通;
(6)保持主刺锥和副刺锥插入菌渣袋的状态,将菌渣袋、主刺锥和副刺锥置入水中进行水煮,直至煮熟,制成无土菌渣袋;
(7)将无土菌渣袋取出后直接装入已消毒的密封袋中并晾凉,制成封存菌渣袋;
(8)将封存菌渣袋与天麻种和木段蜜环菌带到林区,在欲栽培的目标地挖出多个栽培坑;
(9)将无土菌渣袋从密封袋中逐一取出,拔掉主刺锥和副刺锥,使主插孔和副插孔露出;
(10)将木段蜜环菌插入到主插孔中,将天麻种插入到副插孔中,使木段蜜环菌与天麻种接触,制成种包;
(11)将多个种包摆放在栽培坑中,并进行盖土。
每个主插孔与多个副插孔连通形成插孔组。
每个菌渣袋上插入多个主刺锥形成多个主插孔。
各插孔组之间不连通或至少两组相连通。
多个所述副插孔围绕所述主插孔设置。
每个插孔组中相邻的副插孔相连通。
制作新木材杆,并在其一副插孔中插入新木材杆。
在秋冬季节栽培天麻种,并在秋冬季节采收天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乌岩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乌岩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7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菊芋块茎基质漂浮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免浇水花生苗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