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外壁打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6321.0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庆;张佳兴;陈义得;石富明;李怀;雷霈;李民;王丙超;吴祖欢;樊建生;孟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5/3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李娟 |
地址: | 47100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管道外壁 打磨机 上空腔 厚度检测模块 上下对称设置 图像检测系统 左右对称设置 打磨设备 导向模块 框架结构 上下叠加 涉及设备 油漆涂层 下空腔 再制造 壳体 空腔 上套 | ||
本发明涉及设备再制造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管道外壁打磨设备。提出的一种管道外壁打磨机的机架为由两个尺寸不同的长方体上下叠加而成的框架结构,且上部长方体的尺寸小于下部长方体的尺寸;机架上套置有壳体;机架的下空腔内安装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左侧打磨模块、右侧打磨模块,上下对称设置的上侧打磨模块和下侧打磨模块,左侧打磨模块、右侧打磨模块之间、上侧打磨模块、下侧打磨模块之间均具有间隙;机架的上空腔的两侧分别安装油漆涂层厚度检测模块、图像检测系统,在下空腔的上方、上空腔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管道导向模块;本发明提高了管道打磨质量和打磨效率,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再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外壁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在再制造领域中,需要对设备重新喷漆,还原其外观,其中包括管道的喷漆,而在喷漆前需要对其打磨除锈、清除旧漆。在役管道在进行无损检测前也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打磨处理达到检测需要。目前主要是使用手持式打磨机的方法对管道进行表面处理,该种打磨方法人工成本大、打磨效率较低、工作环境差,因此亟需一种管道外壁打磨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使用手持式打磨机打磨管道人工成本大、打磨效率较低、工作环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外壁打磨机。
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管道外壁打磨机,管道外壁打磨机的机架为由两个尺寸不同的长方体上下叠加而成的框架结构,且上部长方体的尺寸小于下部长方体的尺寸;所述机架上套置有用以将框架结构封闭的壳体;机架所述下部长方体的内部空腔形成下空腔;机架所述上部长方体的内部空腔形成上空腔;所述的下空腔内安装有四块打磨模块:左侧打磨模块、右侧打磨模块、上侧打磨模块和下侧打磨模块;所述的左侧打磨模块、右侧打磨模块左右对称设置,且左侧打磨模块、右侧打磨模块之间具有用以待打磨的管道穿过的间隙;所述的上侧打磨模块和下侧打磨模块上下对称设置,且上侧打磨模块、下侧打磨模块之间具有用以待打磨的管道穿过的间隙;所述上空腔的两侧分别安装油漆涂层厚度检测模块、图像检测系统,在下空腔的上方、上空腔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管道导向模块,外壁待打磨的管道从一端的导管道向模块传入,经过左侧打磨模块和右侧打磨模块之间的间隙、上侧打磨模块和下侧打磨模块之间的缝隙,再从另一端的管道导向模块穿出;
所述的右侧打磨模块具有呈长方体框架的右侧电机支架;右侧电机支架内安装竖直安装有右侧电机,所述右侧电机输出端的位于下方,连接在右侧电机输出端的右侧电机主动轮通过右侧传送带与右侧电机从动轮连接;所述的右侧电机从动轮设置在右侧电机支架的左侧;所述的右侧打磨模块还具有右侧打磨轴;所述右侧打磨轴的下端与所述的右侧电机从动轮连接,由所述的右侧电机从动轮带动其旋转;所述右侧打磨轴的上端突出于所述右侧电机支架的上端面,并在其端头安装有右侧打磨轮,在右侧电机作用下,右侧传送带主动轮带动右侧传送带从动轮旋转,从而带动左侧打磨轮对管道右侧进行打磨;
所述的左侧打磨模块具有呈长方体框架的左侧电机支架;左侧电机支架内安装竖直安装有左侧电机,所述左侧电机输出端的位于下方,连接在左侧电机输出端的左侧电机主动轮通过左侧传送带与左侧电机从动轮连接;所述的左侧电机从动轮设置在左侧电机支架的右侧;所述的左侧打磨模块还具有左侧打磨轴;所述左侧打磨轴的下端与所述的左侧电机从动轮连接,由所述的左侧电机从动轮带动其旋转;所述左侧打磨轴的上端突出于所述左侧电机支架的上端面,并在其端头安装有左侧打磨轮,在左侧电机作用下,左侧传送带主动轮带动左侧传送带从动轮旋转,从而带动左侧打磨轮对管道左侧进行打磨;所述的左侧打磨轮与所述的右侧打磨轮左右对称设置,且左侧打磨轮、右侧打磨轮之间形成用以对管道进行打磨的打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6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加工端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纹身针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