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取或拾取或盛取食物的多功能餐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4925.1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守春 |
主分类号: | A47G21/06 | 分类号: | A47G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拾取 食物 多功能 餐具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分取或拾取或盛取食物的多功能餐具,包括仿生人类上肢的A肢和B肢及C连接部分,A肢和B肢都包括“臂”、“掌”或“握”、“指”,A肢、B肢的“臂”的一端由C连接部分相连,在C连接部分的弹力或外力的作用下,A肢的“掌”或“握”、“指”与B肢的“掌”或“握”、“指”实现灵活合拢或张开,双肢“掌”、“握”、“指”的多种组合、变形、变向,实现或调整铲、挖、舀、滤、夹、抓、撕、箅等分取或拾取或盛取食物的功能,实现或调整表示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之合十礼、抱拳礼、作揖礼等礼器的功能。本发明的推广应用有助于解决合餐制的卫生和文雅问题,利于健康和文明,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取或拾取或盛取食物的多功能餐具,特别涉及一种由仿生人类上肢的手指、手掌或手握、手臂和连接部分组合而成,具有铲、挖、舀、滤、夹、抓、撕、箅等多项功能的餐具。
背景技术
中国现行的家庭用餐和亲朋、同事、宾客聚餐主要采用合餐制,具有增加亲近感、利于交流、增进和谐等作用,但中国历史上(唐宋以前)的分餐制和西方现时的分餐制,更有利于饮食卫生。当下一些地方或场合采用“公筷”方式,来解决合餐制中的卫生问题。在使用“公筷”的过程中,存在易于与“私筷”混淆、难以左右手同时轻松使用筷子的不便之处,致使其不能普遍推广。至今,合餐制的卫生和文雅问题一直受到一些人尤其是西方文化语境的非议,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合餐时既方便专门分取餐桌上公用食物、又不沾染私人性存在(如口水、手抓时遗留物等)、而且优美的餐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餐具,用于分取或拾取或盛取固体或液体或固体液体混合的食物,左手或右手都可以单手轻松使用,不易与“私筷”、“私勺”、“私叉”等混淆误用而使所述餐具以及公用食物沾染私人性存在,方便、卫生而且优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取或拾取或盛取食物的多功能餐具,仿生人类上肢结构,包括A肢、B肢和C连接部分,所述A肢、B肢都包括“臂”(形状如人的手臂)、“掌”(形状如的人手掌伸直状态)或“握”(形状如人的手掌收握状态)、“指”(形状如人的手指),所述C连接部分为弹簧片或铰链装置,A肢、B肢的“臂”的一端由C连接部分相连,在C连接部分的弹力或外力的作用下,A肢的“掌”或“握”、“指”与B肢的“掌”或“握”、“指”围绕C连接部分的轴心或轴心线旋转,实现相向同时合拢或反向同时张开,双肢“掌”、“握”、“指”的多种组合或形状变化或“指”的指向变化,实现或调整铲、挖、舀、滤、夹、抓、撕、箅等分取或拾取或盛取食物的功能,实现或调整表示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之合十礼、抱拳礼、作揖礼等礼器的功能。
进一步地,A肢、B肢的“臂”为平直,或向合拢的方向弯曲、偏斜。
进一步地,A肢、B肢的“掌”为平面,“握”为凹形,“掌”或“握”为质地密实或具有多个漏孔,与“指”和“臂”相连,“握”非连接“指”和“臂”的凹口边缘为平顺或齿状。
进一步地,A肢、B肢的“指”为指向正前方(连接“掌”或“握”,与“臂”的方向相反)或正上方或上前方或前下方或正下方,为并拢或分叉,为平直或凹形,为凹形时“指”的边缘为平直或齿状。
进一步地,A肢的“掌”、“指”与B肢的“掌”、“指”合拢时,形状如合十礼,A肢的“掌”或“握”、“指”和B肢的“握”或“掌”、“指”合拢时,形状如中华武术礼仪中的徒手礼之抱拳礼,A肢的“握”、“指”与B肢“握”、“指”合拢时,用“指”表示“双手抱握”的方向,“双手抱握”和“上下改变方向”的组合,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作揖行礼的形器,此餐具兼为礼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守春,未经黄守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4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小区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