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改性沥青路面的红外无损探伤一体两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94689.3 | 申请日: | 201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黄义洲;王昌胜;方诚;樊鑫鑫;凌华;王芳;秦晨阳;许培欣;李天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25/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改性 沥青路面 红外 无损 探伤 一体 两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改性沥青路面的红外无损探伤一体两用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及电源、屏蔽门、侧壁、激励装置、红外摄像仪;所述侧壁由伸缩杆、软磁性板以及外壳组成;所述激励装置由滚轮安装槽、滚轮、驱动电机、升降杆、旋转轴以及激励板组成,其中激励板分A、B两面,A面为电磁激励,B面为微波激励。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热效率高,加热范围均匀,可用于不同改性沥青路面的无损探伤,本发明通过激励板绕旋转轴转动来实现电磁激励和微波激励的转换,解决了在使用相关传统无损探伤装置时,无损探伤装置难以根据路面条件的不同转换不同的加热方式,影响无损探伤装置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红外无损探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改性沥青路面的红外无损探伤一体两用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保障,而交通的基础就是道路,没有道路就不能进行物资运输、人员出行,而想要确保交通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因此,在不损坏路面或原材料的前提下,对被检验路面材料的表面和内部进行检查的手段,即无损检测技术,对道路的施工与维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现在存在多种无损探测手段,例如:探地雷达、落锤式弯沉仪、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等,但仍需要一种快速、低成本、大范围的无损探伤技术。红外无损检测便具有上述优点,红外无损检测是无损检测方法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其检测结果以红外热像图的形式显示出来非常直观。但红外探伤有着一些比较致命的弱点,它是利用“热”来实现技术方案的,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急需高效率的加热方法,并且存在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加热方式以及过长时间加热对材料的损害等问题,影响实际的探伤检测效果,导致红外无损探伤的应用无法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改性沥青路面的红外无损探伤一体两用装置,以解决目前红外无损探伤中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急需高效率的加热方法,并且存在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加热方式以及过长时间加热对材料的损害的问题,影响实际的探伤检测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改性沥青路面的红外无损探伤一体两用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与电源、屏蔽门、侧壁和激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侧壁与屏蔽门构成无底盒型密闭结构,所述无底盒型密闭结构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屏蔽门,所述激励装置位于无底盒型密闭结构内侧,所述激励装置包括滚轮安装槽、滚轮、驱动电机、升降杆、旋转轴和激励板;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滚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旋转轴,所述电动旋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激励板,所述激励板包括软磁性材质安装板和金属安装板,所述软磁性材质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电磁线圈,所述金属安装板上面嵌有均匀分布的微波电子管。
优选的,所述屏蔽门采用翻盖式且材质为导磁率低且导电率高的金属,所述金属安装板采用导磁率低且导电率高的金属。
优选的,所述滚轮安装槽、滚轮、驱动电机、升降杆和旋转轴均为导磁率低且导电率高的金属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滚轮安装槽共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滚轮安装槽分别安装于无底盒型密闭结构内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滚轮安装槽内侧滑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滚轮分为两两一组均匀分布于两个滚轮安装槽内侧。
优选的,所述侧壁由伸缩杆、软磁性板以及外壳组成。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外侧壁板和内安装盒体。
优选的,所述外侧壁板的内侧上部固定安装有内安装盒体,所述内安装盒体的内侧顶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磁性板。
优选的,所述软磁性板与内安装盒体的底端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伸缩杆均为导磁率低且导电率高的金属材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4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