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3332.3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景江;毛毅;何彦磊;刘思阳;刘未飞;杨小黎;乔琪惟;陈贤;罗萌;王近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5 | 代理人: | 陈春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膜 清洗 清洗工艺 微纳米气泡 超声处理 反渗透水 清洗效果 清洗效率 使用寿命 碱液 酸液 冲洗 损伤 申请 | ||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清洗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该反渗透膜清洗工艺主要包括酸液与微纳米气泡及超声处理相结合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反渗透水冲洗、碱液与微纳米气泡及超声处理相结合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反渗透水清洗四个步骤。本申请中反渗透膜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不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伤,从而可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清洗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反渗透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在反渗透膜浓水侧会积累胶体、金属氧化物、细菌、有机物或水垢等物质,导致反渗透膜污堵塞,从而引起系统脱盐率下降、产水量降低和压差增大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反渗透污堵物主要包括:有机物污堵、微生物污堵和无机污堵。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清洗工艺为,采用一定浓度配比的酸液和碱液分别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这样的清洗方法为化学清洗,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一般。不能对反渗透膜进行彻底的清洗,从而不能满足使用的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反渗透的清洗效果,提高反渗透膜的清洗效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此清洗工艺采用物理清洗与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式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
一种反渗透膜清洗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反渗透膜放入酸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酸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酸液进行微超声处理;
步骤二:将经过酸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清洗后的反渗透膜放入碱液中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向碱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然后开启超声对碱液进行超声处理;
步骤四:将经过碱洗的反渗透膜用反渗透水冲洗。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酸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3.5~4份有机酸、0.25~0.5份酸性PH调节剂、2~3份非氧化性杀菌剂;所述酸液的PH=3.5~4。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碱液包括如下质量份计的组份:1~2份碱、0.15~0.25份表面活性剂、0.3~0.4份碱性PH调节剂;所述碱液的PH=10~11。
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所述酸性PH调节剂为盐酸,所述非氧化性杀菌剂为双氯酚。
优选的,所述碱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甘胆酸钠,所述碱性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优选的,所述微纳米气泡通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端部连接有水管,水管伸入酸性或碱性溶液中。
优选的,所述微纳米气泡的粒径为100~10000nm。
优选的,所述超声由超声波处理器产生,超声的功率为50~80W,频率为60~80KHz,为避免反渗透膜受超声损伤,超声功率不超过80W。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即在酸液和碱液中分别采用超声与微纳米气泡相结合的方式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这样的清洗方式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清洗过程中不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伤,从而可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3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