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上的指纹安全认证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2116.7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4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建;张刚林;范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2 | 分类号: | G06V40/12;G06V40/50;G06V10/764;G06V10/94;G06K9/62;H04L9/08;H04L9/4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安全 认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上的指纹安全认证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用户终端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将公钥发送至云服务器;步骤2,指纹采集终端采集指纹,并从采集到的指纹中提取特征向量;步骤3,用户终端发送账户信息和私钥至指纹采集终端;指纹采集终端利用私钥和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指纹隐藏计算,并将指纹隐藏结果和账户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步骤4,云服务器利用账户信息获得对应的训练好的分类器SVM,并利用指纹隐藏结果和分类器SVM获得对应的第一分类标签ltest;步骤5,云服务器利用账户信息获得第二分类标签l,通过比较第一分类标签ltest和第二分类标签l对指纹进行认证。本发明实现了云上的指纹安全认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云上的指纹安全认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指纹认证已经广泛应用于支付、门禁等领域。人们通过指纹不需要输入复杂的密码就可以进行认证。指纹认证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人们的指纹一般情况下时不会改变的。如果恶意攻击者得到了用户的指纹,他们就可以通过指纹认证,冒充用户身份。同时,用户也无法更改认证信息,来阻止攻击。因此,指纹认证的过程通常是在用户终端而非云端进行的。但是,与云端指纹认证相比,终端上的指纹认证较不方便,当终端损坏或使用新终端时,用户必须重新加载指纹模板。
解决云上指纹的安全认证,需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1.模板保护:由于指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指纹认证信息必须能够被用户更新和撤销。不然一旦指纹信息泄露之后,用户很难防止攻击者冒充。
2.指纹数据的隐私性:云服务方和攻击者无法从云上存储的模板获得用户原始指纹数据。
3.用户和云服务方之间的不信任:用户的指纹数据必须要在客户端或者终端做好隐藏处理后,才能发给云服务器。如果云服务器进行指纹认证失败了,就不能为该用户提供服务。
4.指纹数据的模糊性:由于采集时,同一根手指的按压程度和湿度不同,会导致产生的指纹数据存在差异。所以服务器在验证时,必须能够接受这些误差。
5.传输信道的安全可信:如果传输信道不能确保安全可信,那么在用户注册时可能遭受中间人攻击。
现在还没有一种好的方法能够将以上问题全部解决,保证云上的指纹认证是安全的。业界已经提出了五类方法来保证指纹模板和指纹数据隐私的安全。分别是:生物哈希、不可逆变换、同态加密、密钥绑定、密钥生成。其中生物hash的方法其安全性不能被很好的定义,并且需要存储hash后的指纹模板,存在由模板破解出原指纹的可能性。不可逆变换是将指纹数据进行不可逆变换,但需要在特定的特征提取算法下,才有较好的效果。同态加密,是让指纹匹配算法执行在加密域上,但同态加密的计算开销过高,不适合小型终端处理指纹数据。密钥绑定是将密钥嵌入指纹模板中,不适用于云上验证环境。密钥生成是从指纹数据中生成密钥,但是很难产生高稳定性和高熵密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云上的指纹安全认证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云上的指纹安全认证方法,包括:
步骤1,用户终端生成私钥和公钥,并将公钥发送至云服务器;
步骤2,指纹采集终端采集指纹,并从采集到的指纹中提取特征向量;
步骤3,用户终端发送账户信息和私钥至指纹采集终端;指纹采集终端利用私钥和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指纹隐藏计算,并将指纹隐藏结果和账户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
步骤4,云服务器利用账户信息获得对应的训练好的分类器SVM,并利用指纹隐藏结果和分类器SVM获得对应的第一分类标签ltes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2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