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磨损过度报警功能的刹车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1306.7 | 申请日: | 201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戚荣斌;印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顺达动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艾秀丽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磨损 过度 报警 功能 刹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磨损过度报警功能的刹车蹄,包括报警单元、蹄本体和通过粘结胶与蹄本体固定的第一摩擦片,蹄本体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固定有磁铁,第一摩擦片具有第二凹槽,第一摩擦片具有一个通孔和两个贯穿孔,两个贯穿孔分别为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报警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和连接第一、二活动柱的连接板,连接板远离蹄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支撑铁块,支撑铁块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金属头,压缩弹簧和金属头容纳在通孔内,第一活动柱穿过第一贯穿孔,第二活动柱穿过第二贯穿孔,第一活动柱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限位块,第二活动柱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本发明的刹车蹄能够报警提醒更换,并且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磨损过度报警功能的刹车蹄。
背景技术
刹车蹄是指受刹车凸轮或推杆的作用量而被推向外展开压制刹车鼓起制动作用的配件,安装于刹车鼓上,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关键的安全零件之一。刹车蹄形状如半月形,踩刹车时两片半月形的刹车蹄就在制动轮缸的作用下外张,撑起刹车蹄摩擦着刹车鼓的内壁来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摩擦片在刹车蹄中是至关重要的部件,对于刹车的制动性能非常重要,摩擦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薄需要更换。有些刹车蹄为了提醒更换会在刹车蹄本体中安装金属块,当摩擦片变薄,金属块露出时,金属块摩擦会发出尖锐的声音,从而提醒报警。但是提醒报警后,有时使用者并不一定有时间立刻去更换刹车片,如果一直发出尖锐的声音,很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磨损过度报警功能的刹车蹄。
技术方案:一种刹车蹄,包括报警单元、蹄本体和通过粘结胶与蹄本体固定的第一摩擦片,所述蹄本体面对第一摩擦片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磁铁,所述第一摩擦片远离蹄本体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摩擦片具有连通第二凹槽和第一摩擦片面对蹄本体一侧的一个通孔和两个贯穿孔,所述两个贯穿孔分别为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报警单元包括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和连接第一、二活动柱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蹄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支撑铁块,所述支撑铁块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金属头,所述压缩弹簧和金属头容纳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活动柱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活动柱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活动柱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活动柱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所述支撑铁块抵接所述第一摩擦片面对蹄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摩擦片通过粘结胶与第一摩擦片粘结固定,所述金属头抵接所述第二摩擦片,且所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和连接板均由塑料制成,且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活动柱、第二活动柱和连接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活动柱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为圆片状。
进一步地,所述蹄本体的一端固定有圆环部,另一端固定有抵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片的表面和第二摩擦片均呈弧线形,且第一摩擦片的表面和第二摩擦片的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厚度小于第一摩擦片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厚度均小于0.5m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块包括圆柱形部分和与所述圆柱形部分连接的半球形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和磁铁之间的间距小于2mm。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刹车蹄,在提醒更换之后。继续使用一小段时间,金属块摩擦尖锐的声音会消失,从而不影响使用者继续使用,并且在合理的时间内更换刹车片。
附图说明
图1为刹车蹄正常使用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顺达动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高邮市顺达动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1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