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9734.6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鹏;姜兆亮;刘文平;马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B05D7/24;B05D7/14;B05D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增强 基底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基体,金属基体表面均布有若干凹型限位结构,每个凹型限位结构内填充有多个金属纳米颗粒,凹型限位结构的内径与金属纳米颗粒的直径比为1.01-1.5:1;凹型限位结构的深度与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比例为2-10;
所述凹型限位结构的侧面与底部垂直;
所述金属基体和金属纳米颗粒的材质为金、银、铜或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限位结构在金属基体表面呈阵列式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分布为矩形阵列式、三角形阵列或圆形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nm-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30nm,凹型限位结构的内径与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比为1.05-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其特征在于:相邻凹型限位结构之间的间距为5nm-1000nm。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飞秒激光在金属基体表面加工凹型限位结构阵列;
将金属纳米颗粒溶液滴加在加工有凹型限位结构阵列的金属基体表面;
采用刮板将金属纳米颗粒溶液在金属基体表面刮涂均匀,金属纳米颗粒在虹吸作用下进入凹型限位结构内部;
清除金属基体表面的多余的金属纳米颗粒溶液,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秒激光的功率为10-100mW,扫描速度为0.1-50mm/s,刮涂速度为0.1-100mm/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纳米颗粒溶液的浓度为5%-35%。
10.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在制备癌症初期诊断探针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97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