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雨水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9351.9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苑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槽 绿地 蓄水池 连通 水槽 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通道 屋顶面 下沉部 雨水口 砂层 吸水 蓄水槽侧壁 供水作业 连通设置 渗水材料 雨水收集 两侧壁 小区 紧挨 取用 水管 屋顶 自动化 雨水 铺设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雨水收集系统,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其包括屋顶面、道路、绿地以及蓄水池,绿地内布设有蓄水槽,蓄水槽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的材料为渗水材料,绿地的下侧铺设有吸水砂层,吸水砂层靠近蓄水槽的一侧与蓄水槽侧壁的下侧紧挨,屋顶面通过水管将屋顶面的雨水引入蓄水槽中,道路宽度方向至少一侧设置有连通水槽,连通水槽与蓄水槽连通;绿地不高于道路,绿地的中部设置有下沉部,下沉部中设置有雨水口,雨水口连通设置有雨水通道,雨水通道接入蓄水池。本发明具有有助于实现对绿地的自动化供水作业,减少工作人员对蓄水池中水液的取用作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区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现有公告号为CN201317952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城镇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包括雨水立管、道路或人行道、小区绿地及雨水管,所述小区绿地设计为下凹式绿地,在小区道路、人行道与绿地交界处设置雨水进口,从雨水进口穿过绿地另一侧的道路、人行道与绿地交界处设置雨水出口,雨水出口连通雨水管,雨水管接入小区景观调蓄水池。
采用上述方案,落在道路和人行道上的雨水以及绿地上超量的雨水将经雨水进口和雨水管流入蓄水池,并积蓄在蓄水池中。然而,当雨水过大时,将道路、人行道以及绿地上的雨水直接流入蓄水池中,将严重提升蓄水池的蓄水压力;且当晴天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取用蓄水池中的水液对绿地进行灌溉,严重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小区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蓄水槽积蓄雨水,并通过吸水砂层供给到绿地中,从而降低蓄水池的蓄水压力,并有助于实现对绿地的自动化供水作业,减少工作人员对蓄水池中水液的取用作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小区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面、道路、绿地以及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地内布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的材料为渗水材料,所述绿地的下侧铺设有吸水砂层,所述吸水砂层靠近蓄水槽的一侧与蓄水槽侧壁的下侧紧挨,所述屋顶面通过水管将屋顶面的雨水引入蓄水槽中,所述道路宽度方向至少一侧设置有连通水槽,所述连通水槽与蓄水槽连通;所述绿地的中部设置有下沉部,所述下沉部中设置有雨水口,所述雨水口连通设置有雨水通道,所述雨水通道接入蓄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天气下,屋顶面的雨水将通过管道引入到蓄水槽中,道路上的雨水将通过连通水槽引入蓄水槽,部分雨水将积蓄在蓄水槽中;当雨水较多时,小区内的雨水将流入下沉部,并通过雨水口进入雨水通道,流入蓄水池中;当晴天天气下,蓄水槽中的水液将通过能够渗水的两侧壁将水液渗入至绿地下侧的吸水砂层中,从而对绿地的植物进行补水。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蓄水池的蓄水压力,并有助于实现对绿地的自动化供水作业,减少工作人员对蓄水池中水液的取用作业,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槽和连通水槽上侧均搭设封闭有漏水砖,所述漏水砖均竖直开设有漏水孔,且所述漏水砖的上侧面不高于道路路面和绿地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蓄水槽和连通水槽上侧均搭设封闭有漏水砖,能够保证雨水正常的流入蓄水槽和连通水槽,降低蓄水槽和连通水槽中雨水的蒸发,减少外界杂物落入蓄水槽和连通水槽的情况发生,并减少人们失足滑入蓄水槽和连通水槽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漏水砖上铺设有第一种植草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苑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苑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9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地漏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