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原子纳米酶的抗坏血酸快速检测试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9106.8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波;程楠;许文涛;黄昆仑;贺晓云;徐瑗聪;杜再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坏血酸 单原子 纳米酶 快速检测试纸 食品安全检测 四甲基联苯胺 过氧化氢 缓冲体系 混合溶液 监管部门 快速检测 现场检测 显色剂 乙醇 滤纸 试纸 制备 催化剂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原子纳米酶的抗坏血酸快速检测试纸,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以单原子纳米酶为催化剂,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H2O2)混合溶液为显色剂,以3mm滤纸为载体,以乙醇‑Nafion为缓冲体系,所制备的试纸能够在5分钟内对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浓度进行快速检测,非常适宜于监管部门现场检测和即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原子纳米酶的抗坏血酸快速检测试纸。
背景技术
抗坏血酸通常也成为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人体需要量最大而又容易缺乏的维生素之一。水果和蔬菜产品抗坏血酸浓度的测定是食品检测最需要的项目之一,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滴定法、光度法、色谱分析法、荧光分析法等,都要借助于仪器来进行,费时费力,不能直观便捷的检测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因此,一种灵敏性好、响应时间短、生产周期短、具有可观的稳定性和保存期、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开了一种基于单原子纳米酶的抗坏血酸快速检测试纸,能够在5分钟内对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浓度进行快速检测,非常适宜于监管部门现场检测和即时监测。
本发明的组成:以单原子纳米酶为催化剂,以单原子纳米酶为催化剂,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H2O2)混合溶液为显色剂,以3mm滤纸为载体,以乙醇-Nafion为缓冲体系。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
(1)乙醇-Nafion缓冲液的制备:取90-99mL乙醇溶液及1-10mL Nafion溶液混合均匀,获得乙醇-Nafion缓冲液;
(2)单原子纳米酶溶液的制备:取5-10mg单原子纳米酶溶解于10mL乙醇-Nafion缓冲液中,获得单原子纳米酶溶液;
(3)3mm滤纸的裁剪:将3mm滤纸裁剪至3cm×3cm正方形;
(4)浸泡:将裁剪好的3mm滤纸浸泡在10mL单原子纳米酶溶液中3min;
(5)单原子纳米酶试纸:将单原子纳米酶溶液中的3mm滤纸进行烘干,获得单原子纳米酶试纸;
(6)浸泡:将单原子纳米酶试纸再次浸泡于浓度为0.8-1mM的TMB和1-2mMH2O2混合溶液中3min;
(7)抗坏血酸快速检测试纸的制备:将浸泡好的纸片进行烘干,并采用打孔器获得圆形测试片,即为抗坏血酸快速检测试纸。
本发明的适用范围:样品中抗坏血酸浓度的快速检测,液体样品可直接检测;固体样品应将其粉碎并与同等质量的蒸馏水混合,浸泡5min后,搅拌均匀即可对液体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检测原理:在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单原子纳米酶所催化由四甲基联苯胺和过氧化氢生成淡蓝色物质被还原为无色,其还原物质颜色的深浅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呈正相关。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取适量的样品于洁净的干燥容器中以浸没圆形试纸片,浸没后立即取出,将显色片朝上水平放置,可在5分钟后进行结果判断。
本发明的结果判定:通过智能手机拍摄显色后的抗坏血酸快速检测试纸,采用ImageJ软件读取试纸的颜色强度,并结合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抗坏血酸浓度;线性检测范围为0.1μM至10μM,最低检测线为0.0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9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