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7826.0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登攀;王艳胜;蔡恒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控智造浙江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1 | 分类号: | H01R13/641;H01R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插座 插件结构 建立信号 两端设置 稳定信号 传输 接合 电力线 数据线 滑动 下压 提示 | ||
本发明公开了插件结构,包括插头、插座,插头包括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座上相应的设置有对应的接口,插头与插座滑动地接合;插头两端设置下压突出,插座两端相应设置连接提示结构,以确认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信号传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又能提供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稳定信号传输的插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柜用二次插件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插件结构。
背景技术
抽屉式配电柜由于抽屉柜在操作维护性方面有优越性而越来越多地用在电力系统中。一次信号和二次信号的进出线回路的电器元件(也称为一次插件和二次插件)都集成在抽屉中,抽屉可收纳在配电柜中并且通过抽屉的抽拉来实现一次信号和二次信号的通断控制。然而,随着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电气设备与控制器需要越来越多的通信,而抽屉二次插件同时用于传输二次信号和通讯信号。现有技术的抽屉式配电柜在传输通信信号时不能满足要求。期望能够对现有技术的抽屉式配电柜进行改进以满足对通信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又能提供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稳定信号传输的插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插件结构,包括插头、插座,插头包括数据线接头和电力线接头,插座上相应的设置有对应的接口,插头与插座滑动地接合;插头两端设置下压突出,插座两端相应设置连接结构,以确认插头与插座之间建立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插头上设置导引柱,插座上靠近插头的一侧的相应位置处设置导引孔。
进一步的,连接结构设置在导引孔远离接口的一侧;连接结构包括推动部、提示件,推动部受到外力移动,提示件根据推动部发生移动。
进一步的,连接结构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插座的两端,插座相应位置设置限位板的安装槽供限位板安装;限位板包括安装部和限位部,限位部和安装部都呈现为矩形,安装部的长度、宽度小于限位部的长度宽度;安装部上设置安装孔,限位部上设置限位孔,安装孔和限位孔都采用矩形;插座对应位置处设置倾斜板,倾斜板大小与安装孔大小适配。
进一步的,推动部包括导引部和按键部,导引部与按键部套接,导引部中间设置矩形贯穿孔,按键部设置在矩形贯穿孔内;按键部包括上接触部和下接触部,上接触部整体呈矩形与矩形贯穿孔相匹配,上接触部的两端设置下接触部,下接触部采用对称设置,上接触部两端的下接触部的整体长度大于上接触部的长度;下接触部设置切斜导角。
进一步的,提示件包括提示件本体和弹簧,提示件本体上设置弹簧槽与弹簧接触,弹簧槽采用圆柱形;提示件本体包括底座和突出,底座远离突出一侧的两端设置矩形突板,弹簧槽设置在底座该侧的中央,突出设置在底座另一侧的中央;底座在设置突出的一侧设置底座导角。
进一步的,接口下方设置接口弹簧,插座相应位置处设置安置接口弹簧的限位弹簧槽。
进一步的,接口外侧设置上限位钩,插座上相应位置设置反向的下限位钩;上限位钩、下限位钩的截面形状包括三角形部和矩形部,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进一步的,数据线接头采用vga;插头上数据线接头靠近插座的一侧和电力线接头靠近插座的一侧两者高度误差在12mm以内。
进一步的,插头和插座之间滑动距离的定位靠紧配合进行调整,通过螺栓或铆钉进行固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型材结构简单,实现电柜抽屉的信号传输建立和信号的交互,即集成了数据线,并通过连接结构进行信息提示,采用机械结构来进行提示,大大降低了维修次数,且更方便使用者确认信号的建立。可通过抽拉在配电柜中的抽屉来实现信号的通断控制,不单独设置连接结构的相应移动距离,即可通过插头和插座的紧配合来确保信号连接的稳定,也可以通过抽屉本身的重量来确保连接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控智造浙江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万控智造浙江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7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