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7343.0 | 申请日: | 2019-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5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麟;李晓武;向南;付焕平;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潮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监测设备 振动传感器 建筑本体 振动监测数据 串口服务器 薄弱点 元模型 在线式 内力 终端 采集 在线分析系统 科学理论 潜在原因 软件模型 受力分析 数据采集 消除振动 应力变化 振动变化 振动信息 终端连接 分析 荷载 连接端 监测 共振 网关 | ||
1.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监测设备终端(1),所述振动监测设备终端(1)包括多个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监测设备终端(1)连接端设有串口服务器,所述串口服务器连接端设有采集网关(2),所述采集网关(2)连接有本地服务器和客户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4)连接有数据库、网页和APP,所述客户端(4)用于进行系统查阅和数据浏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监测设备用于对建筑本体采集振动信息,振动信息包括人行振动、人群自由行走振动、大型机器或交通工具工作产生的振动,所述振动传感器采用200HZ实时进行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感器采取被动上传形式,采取485的有线方式集连到云服务器(3),所述串口服务器用于将振动传感器的485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
5.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被监测的建筑本体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建筑本体的数据采集输入到模型中,在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受力分析,软件模型生成荷载内力云图,根据内力云图确定建筑应力变化薄弱点,将振动传感器安装于建筑薄弱点处;
步骤二,振动传感器对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和垂直方向三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进行采集,根据采集协议实时采集各项监测数据,采取485的有线方式集连到云服务器(3),上传数据报文,利用串口服务器将485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后,经采集网关(2)传输至云服务器(3)内;
步骤三,云服务器(3)在云端上对数据报文进行解析,根据加速度振动的特点建立空间直接坐标系,X、Y、Z,根据建立的空间直接坐标系得出加速度振动的方向,振动传感器采集到加速度的方向后,根据采集的振动的频率和振幅的大小,计算出受检建筑三个不同方向的加速度振动曲线;
步骤四,云服务器(3)根据不同的监测指标,对建筑的振动荷载进行不同的计算,生成对应的数据形式存放到数据库中,并将数据展示在客户端(4)上,在页面展示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监测指标形成对应的展示模式,再根据对应的预警规则进行预警;
步骤五,用户通过网页或app访问云端查看数据的实时变化和预警,并对预警信息进行处理;
步骤六,云服务器(3)定期对监测建筑生成健康报告,并进行健康评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的振动荷载计算过程中,判定振动类型不同,所用计算公式不同,对于公共场所人行振动人群自由行走竖向振动荷载,可仅计入竖直振动荷载,人群中自由行走的竖直振动荷载,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FV(t)表示——人群中自由行走的竖直振动荷载(N);
Q表示单人质量N,可取约600N;
f表示振动荷载频率(HZ);
Φ表示第i阶振动荷载频率的初始相位角度;
K表示振动荷载频率阶数;
T表示时间(s);
N表示人群的总人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分析振动监测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人群中有节奏剧烈运动的竖向振动荷载计算公式为:
FV(t)表示——人群中自由行走的竖直振动荷载(N);
Q表示单人质量N,可取约600N;
f表示振动荷载频率(HZ);
Φ表示第i阶振动荷载频率的初始相位角度;
K表示振动荷载频率阶数;
T表示时间(s);
N表示人群的总人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潮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潮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73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管片选型纠偏方法
- 下一篇:基于三维点云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动排布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