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余度光纤通道网络余度降级故障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6886.0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8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旭;朱志强;杨媛媛;武坚;张楠;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077 | 分类号: | H04B10/077;H04L41/0677;H04L43/085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余度 光纤 通道 网络 降级 故障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测试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余度光纤通道网络余度降级故障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具有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的光纤通道节点。该方法包括:获取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的通信状态;比较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的通信状态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生余度降级故障;在检测到余度降级故障后上报主机或网络管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双余度FC网络余度降级故障的检测方法,属于测试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网络具有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时延低、扩展性好的优点,在航空机载网络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机载FC网络承担了航电设备之间互联的中枢功能,在航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广泛采用了双余度技术构建机载双余度FC网络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如图1为一种典型的由FC节点、交换机和网络管理器组成的机载双余度FC网络。
现有的机载双余度FC网络采用“双发双收”的余度通信机制,双余度FC节点是双余度FC网络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一个主机接口和两个FC通道,负责将主机的应用数据提交到网络上和接收网络上的数据并提交至主机。现有的双余度节点主要采用两个独立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ler,介质访问控制器),每个MAC对应一个FC通道。在通信过程中,发送节点将每个数据帧从两个通道发出,经传输后进入接收方对应的两个接收通道,接收节点从两个通道接收到的相同数据帧中提取唯一的数据。余度通信机制保证了收发节点之间只要剩余一路FC通道正常工作,通信过程就可以正常进行,大大提高了FC网络的可靠性;但是,现有的机载FC网络的余度通信机制存在严重的测试性设计缺陷,当其中一条通道故障时,FC网络的余度已经降级,即FC网络的可靠性已经降低,但是收发节点之间仍能维持正常的通信过程,表面上看起来“通信一切正常”,导致余度降级故障成为未被检测的隐蔽故障,给FC网络带来的潜在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机载FC网络的测试性和安全性,因此机载FC网络余度降级故障的故障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余度FC网络余度降级故障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影响网络通信、不依赖外部测试设备的情况下,检测出多余度FC网络的余度降级故障。
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双余度光纤通道网络余度降级故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具有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的光纤通道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的通信状态;
比较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的通信状态获得比较结果,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发生余度降级故障;
在检测到余度降级故障后上报主机或网络管理器。
优选地,判断是否发生余度降级故障包括:判断是否发生链路中断导致的余度降级故障;判断是否发生因发送失败导致的余度降级故障;判断是否发生帧丢失导致的余度降级故障;以及判断是否发生帧错误导致的余度降级故障。
优选地,判断是否发生链路中断导致的余度降级故障,包括:
比较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的链路状态机;
如果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中的一个介质访问控制器的链路状态机处于非有效状态,而另一个介质访问控制器的链路状态机处于有效状态,则判定光纤通道网络发生因链路中断导致的余度降级故障。
优选地,判断是否发生因发送失败导致的余度降级故障,包括:
对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从单帧数据发送开始到完成发送的时间进行计时;
统计两个独立介质访问控制器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帧数据发送的超时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