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6697.3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如;廖颖;左文华;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H01M10/054;C07D207/06;C07D207/323;C07C333/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离子 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有效成分的结构式为本发明的结构上拥有硫代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单双键交替的存在使得π键在化合物中形成,能够与正极材料中溶出的镍离子产生络合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最终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三元体系电解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迄今比能量最高的二次电池,被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或者动力电池上,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甚至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和其他附件,其中正极材料的研究为当下热点,其中主要为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材料的研究。
三元材料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且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目前在动力电池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三元材料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相对的,三元材料也有其缺点,研究表明,三元材料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伴随有金属离子溶出的现象,其中镍的溶出最为明显,游离的镍离子迁移到负极表面发生沉积,会加速电池容量的衰减。同样的,不论是在锂离子电池或者是钠离子电池中,当存在着过渡金属离子溶出的情况时,电池便会受到一定的损害。目前三元材料中该问题的出现,并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的结构式为其添加量为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总质量的0.1-5%,其中,M为Li或Na,R1为氢、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不饱和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不饱和卤代烷基,R2为氢、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含双键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含双键卤代烷基,R1和R2还可相互连接形成饱和或含双键的五元环或六元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有效成分的结构式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添加量为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总质量的0.1-1%。
上述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氮有机物、无机碱、二硫化碳按照摩尔比0.8-1.2:0.8-1.2∶0.8-1.2加入到第一溶剂中,于10-20℃搅拌反应3-5h,接着加入55-65℃,除去部分第一溶剂后,冷却到室温析出晶体,将该晶体过滤烘干,得粗品;
(2)将上述粗品置于第二溶剂中加热到45-55℃溶解,再冷却到0-5℃结晶20-25h,经过滤和烘干后,得到所述锂/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上述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彼此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氮有机物为吡咯烷、吡咯或二乙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溶剂为水、甲醇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溶剂为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和碳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溶剂为乙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结构上拥有硫代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单双键交替的存在使得π键在化合物中形成,能够与正极材料中溶出的镍离子产生络合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最终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