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桩基础配重块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6351.3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云;单玉麟;罗小烨;张峰;周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块 桩基 孔洞 预留 螺栓孔 桩基础 预埋 振动台试验 顶部钢板 钢板 浇筑混凝土 内部钢板 竖向螺栓 中心线处 固定桩 空隙处 施工 侧面 贯穿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桩基础配重块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浇筑混凝土配重块时,在配重块的内部预留桩基孔洞;(2)在配重块的侧面预埋侧部钢板,所述侧部钢板的中心线处等距离预留有两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贯穿至桩基孔洞;(3)在固定桩基之前,在预留桩基孔洞的四周空隙处设置不同厚度的内部钢板来适应桩基尺寸;(4)在配重块的顶部预埋顶部钢板,在顶部钢板上预留竖向螺栓孔;当配重块的质量不足时,和其他预埋好螺栓孔的配重块配套使用。通过该方法可以制作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桩基础的配重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桩基础配重块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迅速,超高层建筑以及跨海大桥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又处于地震多发区。桥梁等基础设施是咽喉要道,那么研究超高层以及桥梁等方面的桩基性能是重中之重。地震往往会造成人民和生命财产损失,那么研究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性能,一般通过振动台实验,那么桩基础一般会使用缩尺模型。缩尺模型一般由于缩尺的原因会产生重力失真现象,为了更好的与原型比较,一般使用配重块来消除重力失真现象的产生。
在振动台实验中,传统的配重块,需要根据相似理论事先算好,与桩基础整体浇筑,这样会造成实验过后,配重块白白的浪费,不能循环使用。这种传统的配重块,不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仅适用于本次实验,不适合其他实验,同时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基于这种情况,需要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桩基础配重块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桩基础配重块的施工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制作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桩基础的配重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桩基础配重块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浇筑混凝土配重块时,在配重块的内部预留桩基孔洞;
(2)在配重块的侧面预埋侧部钢板,所述侧部钢板的中心线处等距离预留有两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贯穿至桩基孔洞;
(3)在固定桩基之前,在预留桩基孔洞的四周空隙处设置不同厚度的内部钢板来适应桩基尺寸;
(4)在配重块的顶部预埋顶部钢板,在顶部钢板上预留竖向螺栓孔;当配重块的质量不足时,和其他预埋好螺栓孔的配重块配套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桩基孔洞的高度为300mm-500mm,桩基孔洞的形状跟所使用的桩基截面形状一致,且桩基孔洞的直径比桩基截面宽度大50mm。
进一步的,所述侧部钢板的长度与配重块侧面的长度一致,侧部钢板的高度与配重块内的桩基孔洞尺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侧部钢板及顶部钢板的厚度分别为10mm。
进一步的,在侧部钢板、内部钢板及顶部钢板上焊接一定长度的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技术可以适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桩基础;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反复使用和满足各种实验需求的配重质量;与传统的桩基础配重块相比,固定陪重块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稳定;可以节省好多浇筑程序,给工人的施工带来方便;不会造成实验过后材料的浪费,可以废物利用,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将传统的配重块进行反复利用。总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振动台试验桩基础配重块的施工方法具有通用性高、施工方便,同时能够降低实验成本和节约时间,减少污染,反复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振动台桩基础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增设的配重块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配重块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