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6096.2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敬婧;张靖唯;王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敬婧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6D7/18;B26D7/01;B26D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档案 装订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包括放置板、矩形盒、压板、驱动轴和轴杆,所述矩形盒底部前侧的两端通过手动伸缩杆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轴杆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矩形盒的底部。本发明设置了复位弹簧,在冲孔头下压对档案进行打孔式,复位弹簧会呈压缩状态,冲孔完成后,复位弹簧会自动把冲孔头弹出档案,使冲孔头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便于下次继续进行打孔,大大的增加该装置的便捷性,该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设置了纸屑盒,放置板顶部对应压板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凹槽,凹槽内部放置有纸屑盒,当对档案进行打孔时,纸屑会落入到纸屑盒内部,纸屑盒对纸屑进行统一存储,避免纸屑飘落的到处都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档案装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学术界关于档案的定义还不统一,一般地,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我国古代的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商代称为“册”,周代叫做“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清代以后多用“档案”,现统一称作“档案”,一些档案记录过多时,人们需要把一些记录档案装订成册进行存放,在对档案装订的时候人们需要使用到打孔装置对档案进行打孔然后进行装订。
现有的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在对档案进行打孔的时候,档案会出现移动,导致打孔位置出现偏差,导致档案装订不够整齐,影响装订效果,现有的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在对档案进行打孔的时候,冲孔头每次打完孔之后都需要人工手动把冲孔头拉出,使用起来不够便捷,现有的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在使用时,会出现一些纸屑,飘得到处都是,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此外在现有的纸张打孔装置中无法实现打孔的预定位置预览及在打孔后无法实现对纸张的毛刺去除,且在大力进行钻孔后造成纸张黏连,无法直接取出打孔杆体,造成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档案装订用打孔装置,包括放置板、矩形盒、压板、驱动轴和轴杆,所述矩形盒底部前侧的两端通过手动伸缩杆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轴杆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矩形盒的底部,所述放置板顶部后侧的两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矩形盒,所述矩形盒内部靠近后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矩形盒顶部和底部的前侧设有三组等距的第一通孔,所述矩形盒通过第一通孔固定安装有三组等距的轴杆,所述轴杆与驱动轴相接触,所述轴杆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轴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冲孔头,所述冲孔头位于矩形盒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后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纸屑盒,纸屑盒内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握杆。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顶部的中央位置处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矩形防滑垫,矩形防滑垫的底部和压板的顶部设有三组等距的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手动伸缩杆包括伸缩主杆、限位螺栓、伸缩支杆和限位螺孔,伸缩主杆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螺栓,伸缩主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支杆,伸缩支杆的表面设有限位螺孔。
优选的,所述轴杆的表面设有卡齿,所述轴杆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有安装螺纹,所述轴杆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冲孔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拧动螺母,拧动螺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头。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设有齿轮,所述驱动轴的两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安装杆。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手持处套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敬婧,未经邓敬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6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