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85916.6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巍;程瑶;冯顺新;骆辉煌;黄钰铃;余晓;齐德轩;阙延福;陈欣;蒋汝成;施国武;苏建广;王尚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包括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箱(1)的一侧安装有浮动收集组件(2),还包括通过转动径杆(3)铰接在上的沉积翻扬装置(4);
所述浮动收集组件(2)包括表面吸收装置(5)和中层装置(6),所述表面吸收装置(5)包括外壳体(501),所述外壳体(501)的一侧通过固定件安装有第一转动辊(502),所述第一转动辊(502)表面通过硅胶软杆(503)均匀安装有致密捞网(504),所述致密捞网(504)里侧的外壳体(501)内部设置有沥水槽(505),所述沥水槽(505)两端设置有弯管(506),所述弯管(506)内部设置分格层(507),所述沥水槽(505)内部轴向设置有相互咬合的第一螺杆(508)和第二螺杆(509),位于所述第一螺杆(508)和第一转动辊(502)之间的沥水槽(505)边缘设置有刮网边(510),且所述刮网边(510)上设置有与硅胶软杆(503)相对应的半开豁口(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箱(1)的底部设置有浮子板(101),浮子板(101)底部贯穿设置有放置配重块的配重槽(102),位于沥水槽(505)两端的弯管延伸至船箱(1)内部,位于外壳体(501)背侧的船箱上设置有投放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7)包括储剂槽(701),所述储剂槽(701)的底部设置有混合腔(702),所述混合腔(702)与储剂槽(701)的连接处设置有双震动轴(703),所述双震动轴(703)底部均设置有震动栅(704),所述震动栅(704)的顶部两端通过弹簧装置(8)套装在双震动轴(703)上,所述震动栅(704)的前后两侧均通过导向轨(705)安装在船箱(1)上,船箱(1)底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辊(706),且所述第二转动辊(706)通过其两端的V形杆(707)安装在船箱(1)上,所述第二转动辊(706)表面通过金属框安装稀疏捞网(709),且所述第一转动辊(502)和第二转动辊(706)通过传动链条(708)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设置在外壳体(501)侧面的电机驱动第一转动辊(502)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辊(70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翻扬装置(4)包括柱状的半开导流罩(401),所述半开导流罩(401)内部轴向设置有转动软轴(402),所述半开导流罩(401)中间设置有导向架(403),所述转动软轴(402)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导向架(403)上,所述转动软轴(402)上等间距设置有桨叶(404),所述半开导流罩(401)的两端设置有潜水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508)上等间距设置有网孔螺齿(512),相邻所述网孔螺齿(512)之间留有迟滞挤压环槽(513),所述迟滞挤压环槽(513)的厚度在5~8mm,所述网孔螺齿(512)与第二螺杆(509)上螺齿相配合,且所述网孔螺齿(512)与第二螺杆(509)之间存在0.5~1mm的咬合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格层(507)为若干个条栅板等间距排列而成,且若干个条栅之间的距离3~4cm,或由单个网格板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水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穿过船箱(1)背侧的中层装置(6)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挡座(103),位于外侧的所述固定挡座(103)的顶部通过芯轴(104)安装有双刮刀(105),所述中层装置(6)包括弧形架(601),所述弧形架(601)的底部延伸至第二转动辊(706)的底部,所述弧形架(601)中间等间距安装有弧形轨槽(602),所述弧形轨槽(602)内设置有传动带(603),所述传动带(603)上安装有沿弧形架(601)长度方向上的选浮网框(604),所述弧形架(60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传动带(603)转动的驱动齿轴(6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59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