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部件的紧固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84088.4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厚志;山本健次;铃木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信 |
| 主分类号: | F16B13/10 | 分类号: | F16B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苏琳琳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紧固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小型且低成本地得到的车用部件的紧固构造。具有设置于两个车用部件中的一方的突起接受部、设置于另一方的突起及使突起部与突起接受部紧固的紧固部件。突起接受部具有:在紧固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及通过嵌入成型设置于贯通孔内且在紧固轴向比该贯通孔薄的被夹持部。突起部在内部具有紧固孔,朝向紧固轴向上的第一方向的前端与被夹持部抵接。紧固部件具有: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相对于突起接受部的贯通孔插入并贯通被夹持部而插通到紧固孔的轴部;及与被夹持部抵接的头部。在紧固状态下,紧固部件的头部的底面与被夹持部抵接,紧固部件的头部的底面整体、及突起部的前端与被夹持部抵接的位置在紧固轴向位于贯通孔的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固车用部件的紧固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使车用部件相互固定的机构大多使用螺栓紧固、铆钉紧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对车窗玻璃进行升降驱动的车窗调节器中,使用螺栓紧固来紧固对卷绕线的卷筒进行收纳的卷筒外壳、和对卷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单元。
在图17中示出了这种紧固构造的一个例子。在马达单元100设置有突起部101。突起部101呈在内部形成有插通孔101a的筒状,在突起部101的内侧保持(嵌入)有由铝等金属形成的柱102。柱102是在内部形成有与插通孔101a相比小径的紧固孔102a的筒状体。柱102的前端具有从插通孔101a突出的抵接部103。卷筒外壳104设置有与突起部101对置的突起接受部105。突起接受部105在内部具有贯通孔106,筒状的套环107嵌合在贯通孔106内。套环107是金属制。
将紧固螺栓108的轴部109插入突起接受部105。在轴部109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轴部109贯通套环107并通过攻丝或者旋合与柱102的紧固孔102a紧固。紧固螺栓108在轴部109的一端具有与该轴部109相比大径的头部110,紧固螺栓108被拧入直到头部110以规定的压力与套环107的端面抵接。由此,套环107被夹持于紧固螺栓108的头部110与突起部101的抵接部103之间,马达单元100与卷筒外壳104被相互固定。此外,套环107的端面比突起接受部105的端面稍微突出,紧固螺栓108的头部110仅与套环107的端面抵接而不干涉突起接受部1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1059号公报
在图17所示的现有的紧固构造中,套环107具有使其一端稍微从贯通孔106突出的长度。与此相应地,紧固螺栓108的轴部109需要具有贯通套环107的长度。因此,套环107与紧固螺栓108在轴向上变长,存在因使用材料较多而引起的部件成本的升高、重量的增加这样的课题。
另外,在进行贯通孔106内的限制套环107的旋转的情况下,需要在套环107的外表面通过追加加工而形成滚花等,增加制造的麻烦且提高成本。
另外,由于紧固螺栓108的头部110从突起接受部105(贯通孔106)突出,所以产生其它部件与露出了的头部110接触等的问题。作为其对策为了限制头部110的露出,若在突起接受部105设置包围头部110的周围那样的隆起部时,则紧固部分整体的厚度变大,而且增加制造的麻烦、提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小型且低成本地制造的车用部件的紧固构造。
本发明在对两个车用部件进行固定的车用部件的紧固构造中,具有:设置于一方的车用部件的突起接受部、设置于另一方的车用部件的突起部以及使突起部与突起接受部紧固的紧固部件。突起接受部具有:在紧固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通过嵌入成型而设置于贯通孔内且在紧固轴向比该贯通孔薄的被夹持部。突起部在内部具有紧固孔,朝向紧固轴向上的第一方向的前端与被夹持部抵接。紧固部件具有: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相对于突起接受部的贯通孔插入并贯通被夹持部而被插通到紧固孔的轴部;以及与被夹持部抵接的头部。在紧固状态下,紧固部件的头部的底面与被夹持部抵接,紧固部件的头部的底面整体、以及突起部的前端与被夹持部抵接的位置在紧固轴向上位于贯通孔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信,未经株式会社爱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4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门套撞条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拉铆柱的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