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硫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3754.2 | 申请日: | 201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佳;雷振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松之叶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81/04 | 分类号: | C08L81/04;C08L63/00;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硫橡胶 密封圈 混炼 制备 双酚A环氧树脂 液态聚硫橡胶 丙酸酯 补强剂 环氧基 硫化剂 软化剂 增塑剂 增粘剂 阻燃剂 硫化 预处理 改性聚硫橡胶 封端改性 硫化成型 硫化设备 修边处理 液态改性 防老化 混炼胶 预混料 质量份 称量 称取 改性 胶料 开炼 坯体 塑炼 模具 | ||
本案为一种聚硫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原材料的称取: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各原料组分的称量:液态聚硫橡胶;丙酸酯;环氧基;双酚A环氧树脂;增塑剂;增粘剂;软化剂;补强剂;阻燃剂;硫化剂;填料;步骤二,液态聚硫橡胶的改性:用丙酸酯和环氧基对聚硫橡胶封端改性后再与双酚A环氧树脂混合,得到改性聚硫橡胶;步骤三,原材料的预处理:将液态改性聚硫橡胶中加入增塑剂后,在开炼机上进行塑炼;步骤四,预混料的制备:将增粘剂、软化剂、补强剂、阻燃剂以及胶料在混炼机上混炼均匀,加入填料、硫化剂继续混炼;步骤五,硫化成型:将混炼胶加入到硫化设备的模具内进行硫化,得到硫化密封圈坯体;步骤六,防老化、修边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硫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密封圈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灰尘或水份等杂质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的材料或者零件,密封圈一般会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工作,不同结构以及不同材质的密封圈在不同条件下的密封效果也不同,虽然其粘结、密封、耐老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优异,但目前的双组份聚硫密封材料施工不方便,在空气中易燃烧,阻燃性差;一旦密封圈的密封失效,将会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聚硫橡胶是由二卤代烷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多硫化物缩聚而得的合成橡胶,有优异的耐油和耐溶剂性,但强度不高,耐老化性能不佳,加工性能不好。
目前,由于橡胶密封圈的抗老化性能较差,会缩短密封圈的使用时长,同时老化的密封圈会发生与金属粘结、力学性能变差、热稳定性急剧下降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既能阻燃、又能抗老化、密封效果好的橡胶密封圈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阻燃、又能抗老化、密封效果好的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聚硫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原材料的称取: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进行各原料组分的称量:
液态聚硫橡胶 50-60份;
丙酸酯 3-4份;
环氧基 5-6份;
双酚A环氧树脂 10-12份;
增塑剂 5-15份;
增粘剂 1-10份;
软化剂 1-10份;
补强剂 5-15份;
阻燃剂 5-10份;
硫化剂 1-10份;
填料 5-20份;
步骤二,液态聚硫橡胶的改性:惰性气体条件下,用丙酸酯和环氧基对聚硫橡胶封端改性后再与双酚A环氧树脂混合,得到改性聚硫橡胶;
步骤三,原材料的预处理:将液态改性聚硫橡胶中加入增塑剂后,在开炼机上进行塑炼,得到胶料待用;
步骤四,预混料的制备:先将增粘剂、软化剂、补强剂、阻燃剂以及步骤三中所得的胶料在混炼机上混炼均匀,混炼温度为130℃~140℃,然后加入填料、硫化剂继续混炼15~30min,得到混炼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松之叶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松之叶精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