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节水栽培的水稻专用营养套餐肥及其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3361.1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闯;金千瑜;李晓艳;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3/40;C05G5/30;C05G3/90;C05G3/00;A01B79/02;A01C21/00;A01G22/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1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节水 栽培 水稻 专用 营养 套餐 及其 施用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节水栽培的水稻专用营养套餐肥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119~178份土壤改良剂,780~1200份有机-无机缓/控释肥作基肥,5~10份含大量元素水溶肥作为穗肥,0.12~0.16份含微量元素叶面肥作为粒肥;
所述的土壤改良剂中营养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二氧化硅12~19%,氧化钙11~14%,氧化镁5~9%,氧化钾2~4%,五氧化二磷3~5%;
所述基肥由以下质量份的有机-无机缓/控释肥组成,其中,有机肥包含400~600份畜禽粪便,150~200份菌渣废弃物,200~350份作物秸秆,1~1.5份秸秆腐熟剂;无机缓/控释肥包含30~50份包膜缓/控释肥;
所述穗肥由以下质量份的元素水溶肥组成:3.25~6.89份脲铵氮肥,1.43~1.77份磷酸二氢钾,0.44~1.06份硼砂,0.09~0.12份脲酶抑制剂和0.09~0.16份硝化抑制剂混合物;
所述穗肥由以下质量份的微量元素叶面肥组成:0.049~0.062份黄腐酸钾,0.048~0.064份氨基酸,0.016~0.024份钼酸铵,0.007~0.010份微量元素;其中铁、锰、铜、锌元素为烟酰胺螯合态,烟酰胺添加量为叶面肥总量的1%;
所述的专用营养套餐肥的施用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土壤改良剂:稻田翻耕前,将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撒施在地表,随后用旋耕机翻耕入土,施用量175~250 kg/亩;
(2)基肥:灌水平地前,先将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地表,有机肥施用量750~1150kg/亩;耙地平整、灌水泡田,5~7天沉浆后排除多余泡田水,随后,浅水插秧,缓/控释肥采用测深施肥插秧机精准施入,施肥量30~50 kg/亩,移栽后5~7天田间保持2cm水层确保秧苗返青成活,之后至孕穗前田面不保持水层,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70%~80%,无效分蘖期“够苗”晒田,晒至田中开小裂口为-30~35kpa,然后灌1~2 cm水层,再落干,如此循环;
(3)穗肥:水稻孕穗期土表保持1~2 cm水层,在孕穗期到齐穗期间采用灌透水、自然落干至土壤水势为-25kPa时灌水的干湿交替灌溉,在此期间,每次灌水时冲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施用量5~10 kg/亩,间隔5~7天冲施一次;
(4)粒肥:整个灌浆期间均采用灌透水、自然落干至土壤水势为-25 kPa时灌水的干湿交替灌溉,①以大量元素水溶肥进行冲施,7~12天一次,每次用量2~3 kg/亩;②以微量元素叶面肥稀释600~1000倍后用于叶面喷施,5~7天一次,施用量120~160 g/亩;
所述的无机缓/控释肥为控释期4个月、利用热固性树脂包膜制备的缓/控释水稻专用复合肥,其养分含量为N:P2O5:K2O=18-22:8-10:11-12;
所述大量元素水溶肥为60~100目的粉状颗粒,所含养分含量质量百分比为N 20.3~26.1%,P2O5 9.03~14.6%,K2O 9.7~12.0%;所述脲酶抑制剂为N-丙基硫代磷酸三胺或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的一种或者二者的混合物,硝化抑制剂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其中所含养分含量质量百分比中尿素态氮7%,铵态氮14%;
所述微量元素叶面肥为60~100目的粉状颗粒;
所述穗肥中脲铵氮肥包含1.50~2.40份尿素态氮、1.75~4.49份铵态氮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3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藻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棚土豆重茬种植优质高产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