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行为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3307.7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1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颜培清;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G01S17/5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小娜;刘广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行为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体行为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激光雷达监测到的稠密点云数据;根据所述稠密点云数据确定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根据所述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识别出人体行为。由于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探测距离远、不受光线影响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在室内外各种场景中全天候准确识别;并且,激光雷达监测到的稠密点云数据不包括彩色图像信息,因此能够较好的保护被测人员的隐私,可以使人体行为识别技术被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行为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行为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体行为识别技术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例如,利用人体行为识别技术的行人预警系统、智慧养老、智能防盗等。
目前,人体行为识别技术通常是基于摄像头采集二维图像进行识别。例如,摄像头采集十字路口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识别出是否有违反交通规则(比如攀爬护栏、闯红灯)的行为。
但是,采用摄像头采集二维图像,存在有效探测距离近、在夜晚或阴暗环境中难以准确识别人体,以及容易泄露隐私等问题。因此,人体行为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受到很大限制,不能被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多种应用场景中使用的人体行为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行为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激光雷达监测到的稠密点云数据;
根据上述稠密点云数据确定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
根据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识别出人体行为。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稠密点云数据确定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包括:
根据稠密点云数据,确定人体关键点在多个时刻的位置坐标;
对多个时刻的位置坐标进行跟踪,得到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稠密点云数据,确定人体关键点在多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包括:
将多个时刻的稠密点云数据转换为对应的二维特征图;
将各二维特征图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得到人体关键点在各时刻的位置坐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将多个二维特征图输入预设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人体关键点和人体关键点的位置坐标;
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进行更新,在人体关键点与关键点标注一致时,得到上述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识别出人体行为,包括:
采用预设的分类器对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进行分类,确定人体行为所属的分类。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人体行为所属的分类为预设的异常分类,则生成报警信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将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和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监控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体行为的识别装置,包括:
稠密点云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激光雷达监测到的稠密点云数据;
运动轨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稠密点云数据确定人体关键点的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83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